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干部“天花板”现象及破解思路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沈小平 日期:2010-04-30 11:40:30
往往不主动理解,而是无端质疑,自己工作做不好,怨上级不了解情况、“一刀切”、瞎指挥;有的怨“下”,工作出了问题,不问具体情况,只是一味怨下级缺少执行力、没有行动力,动不动就斥责;有的怨“别人”,自家院子长杂草,抱怨是别处飞进种子;有的怨“前人”,抱怨上一任干部基础没打好,止步不前是因“历史包袱”,出了问题是因“历史遗患”。

  “天花板”干部现象,对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不仅造成干部资源极大浪费,助长政策执行“中梗阻”现象,而且诱发干部浮躁情绪和投机心理。

  二、“天花板”干部现象的形成原因

  形成“天花板”干部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干部本人主观思想意识方面的原因,也有一些地方和单位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有偏差的原因,特别是现行干部制度的硬性规定和操作惯例,如年龄和学历的限制,助长了“天花板”干部现象的产生。

  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和“一刀切”是造成“天花板”干部现象的制度原因。一些地方对干部年轻化存有片面认识,以为推进干部年轻化就是干部越年轻越好,就是要一级比一级年轻,在领导班子配备中搞任职年龄“层层递减”。比如,有的地方在换届中规定,党政领导班子的平均年龄,市级不超过45岁,县级不超过40岁,乡镇不超过35岁;有的规定,干部年满40岁不再提任县处级领导职务,年满35岁不再提任乡科级领导职务;有的要求,新进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年龄必须在30岁以下;有的选拔县级后备干部,年龄限定在33岁以下等。还有不少地方特别是县、乡两级,在干部任职年龄上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让一些50岁左右甚至40岁出头的干部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转任非领导职务。这种干部任用不问德才素质、不管工作需要而简单以年龄画线的做法,使一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因年龄因素得不到合理使用,是造成干部队伍“天花板”现象的制度原因,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职业渠道狭窄是造成“天花板”干部现象的利益原因。我国一直没有真正建立和落实职级与职务并行的用人制度,对干部缺乏明确的业绩评估,大多数干部职务晋升是按部就班、论资排辈、熬年头。特别是职级没有与待遇挂钩,干部只有通过职务提升提高工资福利等待遇这一条独木桥可走,一旦面临“天花板”困局,工资福利等待遇就没有了提升的机会。另外,公共部门干部缺乏交流通道,干部只有在本单位晋升的一元化晋升通道,缺乏与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的交流渠道,干部职业发展的渠道狭窄。

  官本位意识是造成“天花板”干部现象的思想原因。如果干部只想干事,不想当官,就不存在职务晋升的“天花板”困局。一些干部面临提拔无望就心理失衡、消极对待,说到底还是“官本位”思想在作怪,即以官为本、以官为尊、以官为准。“官本位”思想的核心,是把“做官”看做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一切为了当官,当官就有了一切。一旦当上官,往往就是能上不能下,能大不能小,能官不能民。而一旦官帽小了或官帽不戴,就如天塌下了一般,满腹牢骚,怨天尤人,甚至心烦意乱,心态扭曲。

  三、积极化解干部成长中的“天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