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3月下期

“制度—社会”结构下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问题研究/海 娜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海 娜 日期:2021-04-25 10:07:10

   

  【摘  要】政治文化指能够支撑既定政治制度运行的价值和理念,它实际上受到制度结构和社会变迁两个层面的影响。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在制度层面上,政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民主集中制成为党的基本制度结构,这一结构规定了党内政治文化的若干基本原则;在社会层面上,社会结构的变化对党内政治文化带来了新的挑战,使当前党内政治文化出现了政治淡漠、政治功利、政治虚化、政治糊涂、政治盲目等表现和问题。因此,为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需要在坚持底线思维和制度思维基础上,既遵循基本制度原则,又积极适应社会结构变迁。
  【关 键 词】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党内政治文化;“制度—社会”结构
  【作者简介】海娜(1979— ),女,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党建。
  【中图分类号】C933;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21)06-0004-0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目标、新要求、新任务;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整体目标。围绕这一要求,全国各地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方面做出了各种各样的探索。本文重点研究党内政治文化的原则、问题与未来路径。
  一、“制度—社会”二维结构下的党内政治文化
  文化是一个相对比较宽泛的概念,它指的是相对于经济和政治而言的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所谓政治文化,从字面意义理解就是指与政治领域和政治活动相关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1]
  阿尔蒙德认为,从概念上说,政治文化的内涵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认知取向,即关于政治体系、体系的各种角色以及这些角色的承担者、体系的输入和输出的知识和信念;二是情感取向,即对于政治体系、体系的各种角色、人员和活动的感情;三是评价取向,即对于客观政治的判断和见解,这些判断和见解涉及知识和感情的价值标准与准绳。简言之,政治文化是指由认知、情感和评价构成的对政治系统的总的政治态度。[2]这个定义具有两个方面的洞见。第一,从内容上,政治文化包括宏观理念、个人情感和社会价值标准三个维度的内涵。第二,政治文化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精神活动,而是与政治体系息息相关。换言之,政治文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价值,也不是工作层面的政治要求,而是能够支撑特定政治制度运行的价值和理念基础。在社会总体文化中,能够支撑政治制度的精神要素才是政治文化。笔者认为,从功能层面看,政治文化是支撑特定政治系统、特定制度体系运行的价值和理念基础,所以,政治文化常被定义为那些“硬”的政治、制度或体系所无法解释的剩余类别,或者说是囊括了那些政治本身无法解释的因素的黑箱。[3]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政治体系,在政治文化上有着截然不同的内容。
  因此,党内政治文化必须能够支撑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政党制度价值理念的实现依赖于两方面:一是制度的合理结构;二是政治文化的支持,即人们对其制度和价值理念内心的认同和信仰,其中特别是政党文化对于制度理念的支持。如果说政治文化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