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1年1月下期
亚当斯公平理论视角下基层人才逆淘汰现象与消除方略/陈瑞伞 王少泉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陈瑞伞 王少泉
日期:2021-03-01 10:23:17
【摘 要】基层人才逆淘汰现象会导致投入效能降低甚至完全失效、产出量降低、单位内部出现认知扭曲、其他人才出现危机感。消除基层人才逆淘汰现象,从宏观方面看,必须加快单位的治理机制、治理环境的现代化速度,强化其现代性,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公平氛围;从微观方面看,要减少乃至消除人治色彩、健全组织激励保障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和晋升机制。
【关 键 词】基层人才;逆淘汰;亚当斯公平理论
【作者简介】陈瑞伞(1994— ),女,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学社会主义;王少泉(1983— ),男,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公共治理、比较政治与比较行政。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21)02-0061-03
基层改革的关键在人才,人才是推动基层改革的重要依靠力量。但基层一直存在招人难、人才流动频繁等问题,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单位存在的逆淘汰现象导致基层人才不断流失。如何消除基层人才的逆淘汰现象,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使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逆淘汰是与正淘汰相反的概念,建立淘汰机制是为了择优汰劣,逆淘汰则是汰优择劣,最终导致庸才淘汰人才。这一情况与经济学中的“劣币驱逐良币”如出一辙。逆淘汰涉及诸多领域,钟国兴将逆淘汰分为十种表现形式,即财富逆淘汰、经营逆淘汰、人才逆淘汰、官场逆淘汰、行政逆淘汰、机构逆淘汰、改革逆淘汰、体制逆淘汰、学术逆淘汰、道德逆淘汰。[1]赵泽洪认为,人才逆淘汰又称精英淘汰,指具有真才实学者被冷落、排挤、打压,乃至最先被淘汰出局。[2]邱炜煌指出,逆淘汰具体表现为平庸淘汰杰出、拙劣淘汰优胜、投机淘汰忠诚、空谈淘汰实干、关系淘汰能力、腐败淘汰清廉等。[3]人才逆淘汰,归根结底在于选人用人机制出现了问题,使得投机主义、潜规则等不良风气盛行,损害社会公众利益。这一现象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单位运行过程中的人才不公平感,因此,有必要基于亚当斯公平理论对基层人才逆淘汰现象展开分析。
一、亚当斯公平理论与基层人才逆淘汰现象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亚当斯对认知失调、分配领域的公平问题展开研究,并创立了亚当斯公平理论。该理论认为,员工会将自己当前的付出与报酬进行对比,将自己此前情况与当前情况进行对比,将自己的情况与他人进行对比,有可能对自己的报酬、当前情况等产生不满,由此出现认知失调、心理失衡,产生不公平感。为了减弱甚至消除这些不公平感,员工会实施某种或某些行为,比如离职,以图恢复心理平衡。如果员工感觉报酬公平,就会获得公平感,继续在组织中工作。亚当斯公平理论与基层人才逆淘汰现象密切相关:人才进行三类对比之后,如果对自己的报酬、当前情况等不满,发现所处环境适合庸才而非人才生存,就会做出重要决定,如更换工作单位,由此出现人才逆淘汰现象。此现象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庸才得势、人才流失,削弱单位整体实力,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投入效能降低甚至完全失效。无论人才进入单位时是否已经具备较高的技能水平,其所在单位都会在一定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