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1年1月下期
亚当斯公平理论视角下基层人才逆淘汰现象与消除方略/陈瑞伞 王少泉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陈瑞伞 王少泉
日期:2021-03-01 10:23:17
以关系亲疏为标准,而不是以工作能力为标准,导致不屑于攀附关系、巴结领导、拉帮结派的人才得不到重用,这些人才在与庸才进行比较之后,会产生明显的不公平感,这种不公平感促使人才做出去留抉择,最终在单位中催生人才逆淘汰现象。其次,在我国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基层常常与薪资待遇低、条件差相联系,人才的付出难以与收入对等。构建激励机制是为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但一些基层组织存在岗位职责不明确、薪酬机制不灵活、激励方式单一化等问题,最终催生人才逆淘汰现象。再次,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具体表现为考核评价指标不够量化,存在形式主义问题,考核结果充满主观性,考核过程不够公开透明,存在“一刀切”问题,这会导致考核评价结果不公正,引起基层人才不满,进而催生基层人才逆淘汰现象。最后,晋升机制不规范。基层晋升渠道不畅、晋升机制不规范,人情和利益远远大于规则,使得人才在基层晋升较为困难,最终催生基层人才逆淘汰现象。
三、基层人才逆淘汰现象的消除方略
(一)宏观方略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对单位而言,也是如此。单位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人才的努力和贡献,如果庸人得道,人才势必被挤压,单位发展也势必受到限制。正如破窗理论所蕴含的哲理:当一扇窗户被打破时,一定要及时修理,否则,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窗户被打破。因此,当用人环境出现问题时,一定要及时扭转,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单位的现代性程度是单位进步的重要衡量标准。治理机制、治理环境等是考量单位现代性的重要指标,公平则是现代性的重要特征。基层人才的工作条件往往较为艰苦,如何加快改善治理机制、治理环境等外在条件,实现单位的现代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实现单位的现代性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前行。基层的治理机制和治理环境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基层整体环境的改善,这种改善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为了有效消除基层人才逆淘汰现象,必须加快单位的现代化转型,强化其现代性,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公平氛围。
(二)微观方略
减少乃至消除人治色彩。减少乃至消除人治色彩,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用规则取代人治。因此,单位应不断完善选人用人的规章制度,严格把控选人用人入口关,制定明确的用人标准,使单位选人用人能够有章可循。要将单位领导的自主决定权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强化领导科学决策的能力。要健全监督机制,监督领导权力的行使,防止权力被滥用。要畅通意见反映渠道,为人才提供表达意见的机会。要严厉打击搞拉帮结派、团团伙伙、利益交换等行为,杜绝圈子文化,营造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氛围和风清气正的单位文化,切实减少基层人才的不公平感。
健全组织激励保障机制。组织中的每个人都有个人需要,当组织需要员工为组织发展做出贡献的时候,组织必须提供适当的奖励,以满足员工的个人需要。第一,设置合理且明确的岗位职责,避免工作内容交叉重叠,实现权责对等,提高工作效率。要将人才安放到适合其专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