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5月下期

新时代网上群众工作的实践形式及要求/刘一潇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刘一潇 日期:2019-05-06 16:32:40
  【摘  要】新时代网上群众工作,蕴含着独有的政治价值、社会价值和时代价值。其实践形式主要表现为网络信访和网络问政,两者在发展中凸显出的优势和暴露出的困境,启发领导干部在今后的实践操作中,要推进制度规范与完善技术治理相结合,推动网上群众工作与多元治理格局相融合,促进群众路线与公平正义相契合,开创新时代群众工作新境界。
  【关 键 词】网上群众工作;领导干部;网络信访;网络问政;社会治理
  【作者简介】刘一潇(1993— ),男,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9)10-0115-03
 
  在2018年4月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不断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1],对党的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媒介素养,从而推进网上群众工作迈上新的台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的传统价值理念必须同新阶段的时代内涵相统合,并指导网上群众工作的新实践。
  一、新时代网上群众工作的实践形式
  所谓网上群众工作,就是依托信息技术载体,通过“党—网络—群众”双向互动的运行逻辑,在继承和发扬党的群众工作传统价值理念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的新治理形式,主要表现为网络信访和网络问政。
  (一)网络信访
  网络信访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畅通了信访渠道,丰富了反映问题的方式,提升了信访案件处理效率和质量。
  在“无网不在”的信息化社会推进群众工作“无网不行”。以互联网为载体建构的现代世界,其实质是由异质化的信息主体所组成,它塑造了原子式的个体,造成了个体利益诉求多元化,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的碎片化格局。网络信访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这种形势,受到群众欢迎,但是具体实践中却也存在诸多困境。
  社会转型过程中,群众意见诉求表达多样化,原子化的信访者汇聚于特定事件周围,由这些信访者所构成的群体无法明确界定其性质。来自不同职业的信访者的利益表达取向不一,所采取的行为难以被提前预估和掌握,其不当行为主要表现为集体信访、越级上访。网络信访虽然继承了上级政府与群众联系的纽带作用,但也成为一些不正当地表达自身诉求的群众用于越级上访等非规范化参与的工具。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求稳”,便通过网络技术“盯访”。由此可见,一方面,对信息技术的依赖将不可避免地产生技术滥用、信息诱导等负面效应;另一方面,当前政府的科层管理体制在处理多元的利益群体和不确定性强的信访事件中也暴露出其局限性,而片面的科层控制也可能会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以及由于管理过度诱发矛盾冲突。
  (二)网络问政
  相较于传统问政方式,网络问政具有即时性、广泛性和便捷性优势。然而,这种问政新途径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不少困境,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民意资料偏差与选择性机制之间的矛盾。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