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8年10月中期

单位群体道德风险的社会学分析及预防对策/靳义亭 崔 璨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靳义亭 崔 璨 日期:2018-10-08 17:00:38
  【摘  要】单位群体道德风险具有隐蔽爆发性、集中破坏性和易受感染性等特点,其成因客观上是体制漏洞和惩处力度弱,主观上受人性自利和领导道德的影响。预防单位群体道德风险,应增强惩处和监管措施,完善单位体制机制,加强对单位领导道德修养的考核和教育,营造良好的单位风气,提升单位个人道德风险自我防护力,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关 键 词】单位;群体道德风险;制度;价值观;领导
  【作者简介】靳义亭(1961— ),男,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崔璨(1991— ),女,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省级重点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7SJGLX058);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2017BKS009);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项目编号:2018-ZZJH-115)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8)29-0056-03
 
  一、单位群体道德风险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单位群体道德风险,即在团体部门中,具有共同目标取向、彼此互动的集合体由于其内外因素所引发的违背道德准则进而危害团体、社会公共利益行为的可能性。它不同于简单的个人道德风险,因团体部门而变成具有共同目标取向和价值取向的一类人共同行为的可能性。单位群体道德风险主要具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隐蔽爆发性。群体内部为了共同的目标和利益,相互掩护帮衬,在应对发生的事件时形成一致对外的战线或阵营,不易为外人察觉,这样使得整个单位群体内外表现不一致,一旦显露出来,则具有极大的冲击性。二是集中破坏性。在群体人数众多的情况下引发的单位群体道德风险,其危害后果是个人道德风险的几何倍数,且在同一时间段内发生,时间集中,破坏性极强。三是易受感染性。在单位内部,尤其是在突发事件刺激下,个人为防止遭到单位其他人的排挤和打压,往往希望与群体中的多数意见保持一致,有时甚至是被迫接受。这种趋同心理还表现在,当自身处于态度不明时往往易受群体思想和决定的左右,而在群体压力下做出有违自身道德标准的决定。
  单位群体道德风险按照其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划分,外在表现为群体性违法事件、群体性违反制度规定和群体性违背道德约束,内在表现为单位整体风气下降和单位内部人员正向价值观松动。其具体表现如下。
  1.群体性违法事件。不良后果最为严重的当属群体性违法事件,整个单位为了共同的利益,不惜违背法律法规,自上而下形成一条链,牵扯人数多,涉及面广,彼此打掩护,有时很难发现,甚至有些单位还是其兄弟单位和外界眼中富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单位,本来人人羡慕的以单位领导为中心的局面变成了大家紧密团结一起互相包庇隐瞒甚至保护的局面,由工作链变成了腐败链、违法链。加之在很多情况下由于责任主体的分散与不明确,更会令单位成员形成法不责众、事不关己、出事了有上面顶着的投机心理,这样再次助长了违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