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0年10月下期
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影响因素及激励路径研究/孟耕合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孟耕合
日期:2020-12-04 15:59:12
作为的影响因素做全面分析。基于此,将激发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与外在动力有机结合,形成稳定持续的激励,是当前基层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建设的着力点。
二、影响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主要因素及成因
(一)影响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个体原因
一是因理想信念缺失而不担当作为。基层领导岗位少,晋升渠道窄,工作量大,工作待遇与工作付出不成正比。面对基层工作的这些压力,个别干部党性缺失,责任意识淡薄,过分关注个人利益得失,工作流于形式,不担当作为。
二是因能力素质原因而无法担当作为。由于能使用的权力和资源有限,应对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有限,一些基层干部常感到工作力不从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对基层干部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有些基层干部学习跟不上,自身能力无法很好地适应工作需要,导致不能担当作为。
三是因风险规避心理而不敢担当作为。基层干部越担当作为,一般情况下越易被领导关注而承受更多的工作任务,其工作出现纰漏的概率也越大,所接受的监督也越多,被追责的风险也越大。一旦工作出现问题,即使基层干部之前的工作业绩再好,也可能被“一票否决”,倘若被处理,就难有被提拔的机会。有些基层干部出于风险规避的心理,不敢担当作为。
(二)影响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行政管理体制原因
一是层层加码的“压力型体制”使基层干部难有更多精力用于基层实务工作。我国的行政考核指标以目标责任制的形式被量化分解,政府层级越往下,指标越多,压力越大。在这种体制下,基层干部必须执行和完成上级下派的任务,并要应对上级职能部门的各种督查、检查和考核。而且,面对诸多任务,基层政府大多没有相应的决策权、资源调配权和行政执法权,有些事务受很多客观因素制约,难以按时保质完成,为了不被问责,一些基层干部只能应付了事。由于上下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中央和上级政府对基层政府施政的具体过程和效果很难有精确的了解,这也使一些基层干部不担当作为。
二是容错机制在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操作规则层面还有待完善。建立容错机制的目的是激励干部在面对改革难题时勇于担当作为,但由于未形成全国性的统一实施规则,在具体操作时会有实际困难。而且,容错机制在实施中多依赖上级领导的意志,这就存在一定的不可控性。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追责力度加大,基层干部的履职风险增加。个别基层干部由此产生一定程度的责任恐慌和求稳心态,重点关注的是干成事、不出事。上级领导对基层干部是否勇于干事创业未给予应有的关注,也不愿或不敢为担当作为的干部撑腰。还有些领导为推进当地艰巨任务的开展,将“容错”仅作为口头许诺,基层干部最后还是成为问责对象。另外,在判定是否符合容错条件时,基层干部需要接受调查和谈话,需要提供多种证据,这意味着基层干部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做好留痕记录,操作起来比较烦琐,且有些时候很难取证。以上问题使基层干部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顾虑,使他们宁可不作为,也要保证不出错。
三是现有的干部考核制度尚未对干部是否担当作为做出明确的奖惩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对公务员的考核主要包括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