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8月下期

新时代领导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误区与对策/郑万军 陈文权 许龙飞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郑万军 陈文权 许龙飞 日期:2020-10-07 21:35:33
上升渠道势必受阻,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总之,“学而优则仕”在新时代领导干部队伍专业化的培养中具有正反两方面的效应。笔者认为,高文凭不等于高专业化,文凭只是专业化的基础,仅代表掌握较多的知识和理论,但并不等于专业能力。专业能力还需要后天岗位上的实践与经验的积累。专业知识加上专业能力才能共同构成专业化的水准,有文凭就给官帽子是不恰当的。
  误区之二:职称等于专业化
  职称是指代表专业人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专业水平、能力、成就的等级称号。我国职称的级别一般分为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四个级别,而从高级职称队伍中选拔优秀人才担任领导职务,是领导干部队伍专业化的一个重要渠道。在国外,政府部门中专业性较强的领导岗位大多都由科技精英或专家学者担任。在我国,许多地方政府教、科、文、卫等部门的领导干部大多具有高级职称,国内著名大学校长(专家)去各中央部门从政也屡见不鲜。我国学者从政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干部队伍发展提供了新鲜的专业血液,也提升了我国领导干部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但是不能据此就说专业化就是要找专家当官。虽然职称或专家称号代表了所具有的专业能力水准,但一味把职称等同于干部专业化就容易陷入认识误区。由于国情、省市情的差异和岗位性质的不同,并不是所有的政府部门都需要高职称的专业人士和学者来从事领导岗位工作。实际上绝大多数领导干部还需要从组织内部培养,从基层扎实做起,在基层工作中不断提高专业素养进而成为内行,在成长过程中培养出洞察全局、谋划全局、统揽全局的统筹组织能力,才能担任部门领导。因此,那种政府部门一把手必须从专家学者中挑选、专业化等同于高职称的思维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想,这违背了领导干部专业化的初衷。
  误区之三:有经历可以不讲专业化
  实践出真知,但是不能因此就否定领导干部学习书本知识的重要性。战争时期,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曾开办军事院校培训指战员,如井冈山红军学校、各地苏区红军大学、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等,为我军打赢革命战争提供了智力支持。我们党早期的革命史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史从不同阶段说明了经历与学历同等重要的道理,虽然岗位的历练和积累非常重要,但知识在专业化中也必不可少。和平时期,领导干部有经历固然重要,但也需要有专业化的知识与素养,才能面对复杂环境的变化,实现可持续的智力支持。
  误区之四:忠诚可以代替专业化
  对党和国家的绝对忠诚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质,是领导干部专业化的前提条件。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干部忘记了入党初心,出现嘴上高喊忠诚,行动只谋私利的伪忠诚现象。更值得警惕的是,一些干部高喊忠诚的政治口号却不干实事。这是一种假忠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既要大胆讲政治,又要善于讲政治”“既要有想干事、真干事的自觉,又要有会干事、干成事的本领”。可见,忠诚不仅仅是一种表态、一种口号,更是为实现党的初心和使命的行动。领导干部要有干成事的本领,就需要专业素养做支撑。可见,专业化要求背后彰显的不仅仅是每个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更是为实现伟大目标的实干能力。
  误区之五:只要“干净”可以不要专业化
  清正廉洁是领导干部为官做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