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0年5月下期
区块链技术与政府公信力建设的耦合性及实现路径/彭红梅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彭红梅
日期:2020-06-12 09:13:22
点1设定为环保部门,节点2设定为水利部门,节点3设定为财政部门,节点4设定为文化部门,节点5设定为监察部门……各个节点,也就是政府各个部门都拥有一对密钥,通俗来说就是公用密码和自设密码,这既能够保障数据在各部门之间实现无障碍流通,又能够保障各部门数据的安全性。为了保障能够实现这一效果,参与到区块链中的各主体是要履行相应义务的,也就是要签订协议并根据协议承担相应责任。通过这种方式,政府各部门之间能够相互协调、相互合作,促进信息有效传递。区块链技术使得政府内部运行的中间环节缩减,提升了行政管理水平和效率,提高了政府履职能力和水平,提高了政府公信力。
(二)以中心协同模式实现良性互动与相互信任
P2P数据网络能够实现点到点之间的相互交流,在此基础上在网络中增加中心协同就能够实现各主体共享的中心协同模式,这样就能够实现信息的全网公开。各主体无须发出申请就可以随时对区块链上的信息进行查询,大大提升了运行效率。首先,政府机构内部的协同。政府各机构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在共识机制的基础上形成智能合约,各机构根据权限和需求自行查询或者使用区块链上的信息。智能合约的价值在于共同管理、共同传输,政府各部门将部门信息上传到区块链后,这些信息就成为公共信息且能够为其他部门所视、所管,这既能够增加信息的可靠性,也能够防止信息上传的重复性。通过这种模式,政府各部门之间可以对某一问题进行共同协商,打破利益壁垒,也可以防止“九龙治水”,提升政府决策科学性。中心协同模式有利于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构建相互信任的关系,为政府公信力建设提供良好基础。其次,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协同。在解决公共事务时存在着多方利益相关者,政府决策必须全方面考虑,形成政府与社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为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政府要注重决策民主性,将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纳入决策过程中,区块链为这一要求提供了良好的技术途径。企业、社会组织、公民等社会主体进入区块链后,能够同政府共享信息和数据,区块链还能够将各社会主体的意见表达、信息反馈等进行全程记录,提升广大公众的话语权。
(三)以政务公开推动政府信任网络建设
前文提到,政府各部门拥有一对密匙,虽然区块链技术具有透明和共享的强大优势,但这只针对政府未加密的信息,一旦政府加密,则社会成员又处于弱话语权的地位。为促进数据共享,解除政府信任危机,政府要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构建政府信任网络,这也是区块链内政府应尽的义务所在。首先,构建政府内部共享平台与信任网络。从理论上来说,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是没有相互隐瞒的必要的,否则就会引发部门本位主义。因此,要建立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全面信息交流平台,使各部门信息完全上链,形成全方位的信息查询与共享平台,为政府部门履行职能服务。其次,构建政府外部共享平台与信任网络。第一,促进数据共享。对于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来说,政府要加大数据开放力度,压缩数据加密范围,实现政务信息实时发布。特别是对于公民关注的医疗、教育、养老等信息要向全社会公开,以便于公民查看、查询、存储等。第二,构建政务信息管理系统。政务公开的同时也要保障数据共享规范、透明,实现政务数据有序运行。另外,各主体都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