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7月下期

历史思维视域下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应用/李 强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李 强 日期:2019-07-08 15:54:08
千年大历史观之”的思维逻辑,告诉世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与500年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有机融合,是合历史规律性与合政治目的性的鲜明体现,指引着全党上下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终身。
  (二)应用于中国梦问题,着重诠释共产党人的政治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运用历史思维,从历史的深处讲起,首次把近现代中国历史的主题主线,概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中央创造性地将中国梦定义为一个典型的历史概念,用科学的历史思维来界定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各阶级为之奋起的历史夙愿,从近代中国百年兴衰史的视角定位党的历史使命,党中央提出中国共产党自立党之日开始,就担当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毫无疑问,中国梦同时也是近代无数志士仁人为之不懈奋斗的共同目标和美好愿景。如此贯通过去、现实和未来的历史诠释,不仅增进了各族人民的历史信心和政治共识,激励着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丢掉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精神追求,而且促进共产党人始终抱有对中华民族负责、对前人负责、对后世负责的高度责任感,自觉增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政治担当,戮力同心地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三)应用于历史评价问题,突出强化人物事件评价的历史性
  在党的政治建设中,历史评价问题至为关键,它涉及如何科学评判中国共产党成败得失的历史观问题。2013年底,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通过积极倡导“六个不能”,意在告诫党内,无论是评价帝王将相还是评价英雄豪杰,无论是品评重大事件还是品评一般事情,决不可离开特定的社会历史情景,历史性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人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一把重要标尺。我们有必要理智看待前人自身以及其所处时代的历史局限性,但谨防戴着有色眼镜以后人或者今人的立场去指责先人甚至否定先人,一厢情愿地要求前人干出只有在后世才能赢得的历史性成就。习近平强调把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放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不仅有助于实事求是地尊重客观真相,更有助于共产党人涵养历史思维和锤炼历史评价的方法论。习近平还指明,革命领袖即便拥有深厚的理论功底、高深的政治远见、卓绝的领导才华,世人也绝不可把革命领袖神圣化,再伟大的人,他们的思想认知和行动实践无法抹去时代所打下的深刻烙印。“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和错误;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这“两个不能因为”是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历史思维在历史评价领域的承袭与发展,劝诫党员干部全面评价革命领袖曾经的历史贡献和经验教训,正确看待我们党革命奋斗历程问题,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问题,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评价的历史性。
  (四)应用于反腐倡廉问题,着力破解党的政治生态困境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的历史警言,中国共产党更是把党风廉政建设提到关乎党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来重视。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