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7年2月中期

协商民主视角下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构建思路/曹秀伟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曹秀伟 日期:2017-03-16 11:52:50
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现代社会治理的复杂多样表现在:一是当前社会利益格局的多元。多元的利益格局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复杂,社会矛盾的化解与多元利益的协调考验政府、市场和社会的驾驭能力。二是公众的信任面临系统性缺失。当前公众权利意识有所提升,对公权力不再一味地服从,尤其是当民众与公权力发生矛盾时,其矛头必然指向公权力。群众对公权力的代表,如城管、警察、公务员等系统性地失去信任,如何赢得群众信任考验政府能力。三是信息化网络化社会的迅猛发展。信息化网络化在价值观多元的当前中国社会是一把“双刃剑”,引导得好会发挥积极作用,引导不好就可能发生裂变,导致局面失控。社会治理的复杂性必然要求各治理主体共同参与共同建设。
  公众参与不足倒逼社会治理全民共建共享。公众的有效参与是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关键和核心,是社会善治的必然要求。在当前社会治理中,一方面,公众参与意识不强,欠缺内在动力。公众参与大多是外力推动,主要是政府主导,公众作为被动的客体,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社会治理复杂艰巨任务的完成,不利于矛盾冲突的化解。另一方面,公众参与组织化程度不高。在庞大的公共管理机构面前,单个公民是缺乏抵抗力量的,必须靠组织的力量。社会组织作为扩大公众参与的有效渠道,目前发育仍不充分,活力不足,尤其是社会组织的独立性不强,与政府的关系要进一步理顺。大力发展社会组织,能激发公众的参与热情,提高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有利于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
  二、协商民主与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契合性
  (一)价值契合:共享理念
  共享发展理念的核心是公平正义。协商民主是指“公民在平等、自由的前提下,通过公共协商,提出相关理由,说服他人或者转换自身的偏好,在广泛考虑公共利益的基础上理性指导协商,从而赋予立法和决策以政治合法性”[3]。协商民主在本质上是以公共利益为取向的,其追求的价值目标是公平正义。
  多元性是协商民主的社会基础和突出特征。多元化最大的危险就是分裂和对立,缺乏共识。协商民主能够通过对话协商,达成社会成员广泛接受的共识。具体来说,一方面,协商民主有利于化解社会利益冲突。协商民主关注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通过理性的讨论、辩论和协商对话的方式,引导不同的利益主体积极参与、充分表达,使其不仅关注自身利益,而且着眼于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更重要的是,形成利益协调和整合机制,化解冲突和矛盾,进而达成一致,形成共识。另一方面,协商民主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协商民主的价值追求。协商民主参与主体既有社会精英,又有社会大众,而且更关注的是普通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够克服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中无法表达、难以参与的弊端。这种参与主体的特性决定了形式上的公平,另外在协商对话的过程中既关注多数人的利益要求,也兼顾少数人的合理合法要求,体现了内容上的公平正义。
  (二)过程契合:协商共治
  平等参与、共同协商是协商民主的核心特征。一方面,协商民主有利于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形成协商共治的局面。公民有效平等参与是协商民主实现的关键。近年,协商民主在基层探索出民主恳谈会、民主议事会、听证会、征询委员会等实践形式,为普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