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6年11月中期

新型智库建设的人才支撑探析/周 立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周 立 日期:2016-12-08 16:28:29
府培养干部的任务,对自己的人才发展没有系统的培训规划;地方社科院将大量精力用于服务各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缺乏对科研人员阶段性、持续性、针对性的培养培训。这种现象十分普遍,智库科研人员的研究视野、问题敏感度、政策理解度、实地调查能力、行文写作能力等都缺乏专门的培养培训,难以对新型智库建设形成有力支撑。
  三、加强新型智库人才建设的对策建议
  人才是智库第一资源,只有培养、吸引、用好一流人才,才能有效提升智库服务决策的能力和水平。要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外先进智库的发展经验,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以更加灵活的机制和更为广泛的平台为智库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强化激励机制,激发智库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真正让人才成为支撑新型智库建设的最主要力量。
  1.优化科研考核评价制度。要加快建立适合新型智库建设的研究人员评价体系,完善以适应于决策需要的研究成果为核心,涵盖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的指标体系。把应用对策研究成果的价值在职称评审中体现出来,评定社会科学各类成果奖时对应用对策成果给予应有重视,探索设立服务决策优秀调研成果奖。真正使科研考核机制能够客观、准确、合理地反映出智库人才的能力和水平,真正激发智库人才从事应用对策研究的热情,进一步提升人才对智库建设的支撑能力。
  2.健全人才培养培训机制。加强各类智库的交流与联系,特别是要深化社科院、党校、高校、科研院所、党委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等之间的合作,大力选派地方智库优秀研究人员进入国内顶级智库学习。完善继续教育制度,积极鼓励地方智库人才在职接受学位教育。加强专题培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与决策咨询研究相关的研究方法、时事政治、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专项培训活动,使智库科研人员储备一些前瞻性、针对性的知识,更好地满足政府、社会等对智库产品的需求。
  3.完善智库人才流动机制。智库人才只有流动起来才能产生更大效应。要加快健全智库人才流动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兼职引进和人事管理制度,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各级各类智库放开引进人才视野,通过特聘、兼职等选聘方式,引进专业型、复合型等各类高端人才。加快建立智库人才旋转门机制,打通智库人才与党政干部的交流渠道,实现智库人才到政府部门挂职常态化;鼓励智库人才到公益性质的社会团体兼职,少量的也可到企业兼职,通过这些渠道了解社会、政府等各方面的需求,更好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同时,支持具有决策咨询经验的离职或退休党政领导干部、企业高管参与智库研究工作。
  4.强化智库人才激励保障。建立充分体现智库人才价值、支持智库人才创新创造的激励保障机制。完善收入分配办法,推动智库建立向高端人才、优秀尖兵倾斜的薪酬制度,探索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多种分配形式。完善各种有利于智库人才身心健康的休假、体检、疗养制度,建立有利于人才素质提升的学习培训和考察交流制度,充分体现对人才的尊重和关爱。加强智库人才科研经费保障,从法律制度上明确科研经费中智力报偿的比例,简化报销审批程序,取消不适合智库科研要求的财务规定。加大政府智库产品购买力度,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确定的重要调研课题,优先委托智库高端人才团队承担,或通过项目招标、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