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6年8月中期

走向精细化社会治理——基于史域、优势与路径的维度/魏崇辉 黄 敏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魏崇辉 黄 敏 日期:2016-09-12 16:59:56
的精细化治理可以推动社会治理转型
  长期以来,政府都习惯于在制度层面改革,依赖顶层设计而忽视了在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但是任何改革都伴随着巨大的成本消耗并受到原有体制的阻碍。精细化社会治理却能促进社会治理转型,充分利用技术的专业化,通过各个领域相互协调、管理方式转变,着眼于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改善和提高,提升民众对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的认同度。精细化治理还突出了社会需求和满意度。社会治理的转型需要依赖技术的发展,而精细化治理理念从过程建设和科学管理层面对政府与社会的转变提供了技术服务,能够有效地得到群众的反馈意见,增强了与民众的沟通能力[6]。
  (三)规范化的精细化治理可以为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提供新的途径
  在探究和理解精细化理念时,首先需要深刻理解现代政府职能配置的基本特征,了解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局限,再进一步更规范、细致地行使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政府职能只有是有边界的,才能实现政府行为的收放有度。政府只有明确了解自己的职责范围,才能将工作做到精细化[7]。反过来,精细化管理理念也可以深化政府职能转变。精细化理念的推进,必然促使政府职能不断调整以适应当前环境。服务型政府是现阶段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通过精细化治理,利用创新管理技术的方式,缝合了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福利”和“便利”两种功能的间隙,也为政府职能从理论转变向现实转变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精细化社会治理的实践途径
  社会治理精细化要求我们既要追求管理技术革新,也要转变政府治理模式,不仅注重治理结果而且重视治理过程,将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结合起来。精细化社会治理通过规范社会行为,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运用多种手段,鼓励多元化主体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从而大大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一)转变社会治理模式,强调过程控制与结果控制科学相结合
  实现精细化治理理念,首先要转变政府治理模式,推动行政流程的标准化[8]。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过程中,规范标准的制度是关键。没有统一的操作标准,不能准确落实精细化理念,实际操作起来必然存在相互推诿、拖延、不到位的现象。通过管理工具科学化和执行规范化,实现管理输出与公共需求最优匹配。首先,政府要转变全能职能的价值观,提升其他主体的治理地位。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对国家权力绝对控制,使其他社会主体得不到发展。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分工的细化,政府逐步放权于其他社会主体,逐步从一些社会领域中退出,使市场、企业和社会得到充分发展的空间。政府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差异化对待。多元主治理主体的参与,将原有的单一的治理机制转变为多样自觉型的治理网络,利用既定的公共资源和权力为民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其次,建立激励、约束和评估机制,以确保各个治理主体相互协调、公平合作的关系健康发展。社会治理的主体不只是政府,还有很多社会团体、组织,随着治理范围的扩大,会有更多不同主体加入其中。虽然这样实现了多样化发展,但是不能无序地发展,需要依靠有效科学的激励、约束和评估机制对各个主体进行监督,并且能够在制作、执行、评估的过程中利用信息化技术收集信息,科学地预测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