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6年6月中期

书院制模式下大学生领导力培育机制研究/孟玲玲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孟玲玲 日期:2016-07-13 09:07:54
制模式下,领导力培育需要从领导才能、沟通技巧、团队精神、实践能力四方面内容,突出研究型、国际化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从理论和实践入手,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起来,完善选拔机制、培训机制、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
  二、书院制模式下大学生领导力培育的必要性
  领导力教育通常是指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实现个人领导能力的提升。21世纪以来,伴随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等教育的全面扩招,国内高等教育正在从此前的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在此背景下,许多高校积极探索新型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在借鉴国外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等著名高校住宿学院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实施书院制的人才培养及管理模式。中国的现代书院制不是单纯地仿照欧美大学的书院制模式,而是给予书院新的内涵,它是一种新型的学生社区模式。在书院制模式下开展大学生领导力培育,是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个全新尝试。
  (一)大学生领导力培育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从社会发展的视角来看,领导力是推动社会积极变革诸因素中的核心因素,领导力的核心力量在于积极引领变革。领导者的素质也决定了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当今社会,全球化、国际化、市场化和文化多元化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等几乎每个领域都在面对不同程度的挑战。全球变暖、核扩散、贫困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发展的挑战。为了应对当今社会各个层面的变革所带来的挑战,以及能够引领社会积极变革,需要培育大学生的领导力。根据国外大学经验,高校学生领导能力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二)大学生领导力培育是精英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书院制培养模式下,推行的是通识教育,培养的是“完整的人”,即能够承担起服务社会、引领社会变革责任的精英型人才。精英型人才所需的核心素质就是领导力。英国哲学家亚历山大说:“通识教育主要是指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而不是单纯教学生选修科目。”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参与科学研究,进行学术探讨。导师开展教学并非上大班的课堂教学,而是采用更加人性化的教学方式。与导师见面的时间、地点相对比较宽松,可以安排在导师办公室、谈心室或校园的餐馆或咖啡吧里。在剑桥大学,导师的主要职责是了解和指导学生。尽管导师还要负责学院的学术和研究活动,但是剑桥大学规定导师至少要将一半的时间花在培养学生上,即使是最繁忙的导师也必须努力承担这种职责。导师要负责指导每个学生的全部学业及所涉及的问题。导师的教学不是填鸭式的教学,而是师生互动式的教学。通过探究问题、解决疑难困惑及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和鼓励学生不断超越自我、挑战权威,提出个人见解和设想,完成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得到很好的塑造,为成为未来的领导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大学生领导力培育是个体发展的理性诉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教育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中首次提出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任务,并特别指出要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打破“千校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