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6年2月中期

政府公信力建设(2005—2015):进展、挑战与展望/崔慧姝 周 望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崔慧姝 周 望 日期:2016-03-14 16:00:07
导致政府公信力弱化的部分因素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改进,政府公信力建设面临不少挑战。
  首先,公务员行为失范,成为政府公信力建设的软肋。理论上而言,政府是一个虚拟概念,公众对政府形象的具体认知来自更为实体化的公务员的现实行为。然而,长期以来公务员的行为失范给政府公信力建设带来了不少挑战。根据中国全面小康中心对政府公信力指数的跟踪调查,在“影响政府公信力的政府行为”这一调查栏目中,社会公众普遍将政府工作人员的种种不规范行为列为影响其公信力的首要因素(见表3)。
  其次,政务信息公开程度不能满足公众实际需求,成为政府公信力建设的短板。10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在依法公开政务信息、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和正确引导舆情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公众期望相比,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及其部门仍然存在信息公开不主动、不及时,面对公众关切不回应、不发声等问题,使公众产生误解或怀疑,给政府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从一些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热点事件中可以看到,一些政府部门、官员仍难以摆脱陈旧的思维模式,出了事情习惯于“捂”和“瞒”,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侥幸心理,该公开的信息不公开,其结果通常是引发社会公众和舆论更广泛的关注和质疑,进而使政府工作陷入被动[1]。在政府对于相关信息“供给”不足的同时,社会公众的“需求”却在与日俱增。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权、对公共信息的知情权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信息公开机制和沟通协调机制不健全,公众无法通过正式渠道获取信息、表达诉求,部分人群只好把获得事实真相、表达自身诉求的希望寄予非正式渠道的小道消息,导致造谣、传谣、信谣等现象屡见不鲜,从而引发对政府行为真实性和公平性的怀疑,进而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
  三、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展望
  影响政府公信力的因素涉及多个方面,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和稳固是一项需要持续性投入的长期工程,绝非仅凭借几年的集中突击努力就能一蹴而就。就目前政府公信力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而言,认清政府公信力的特殊性,简化和精化政府公信力的内容体系,是未来一段时期内建设和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
  (一)正确认识政府公信力的特殊性
  认清认准政府公信力的内在属性,是建设和稳固政府公信力的出发点和前提。政府公信力有其特殊性,这使得政府公信力建设过程中一些看似不合理的现象实际上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理解和把握了这一特殊性,未来政府在构建自身公信力的过程中将会更加“有底”。
  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公信力普遍存在一个矛盾现象:一方面,各种调查都显示,民众对于本国政府特别是政府官员的信任度长期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对于政府和政府官员的质疑基本上是天然性的;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质量长期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民众对政府出台的各项公共政策的服从度和配合度一般都比较高。简而言之,发达国家民众对所在地区政府的不信任是一种总体不信任或者习惯性不信任,但在具体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对政府的信任度还是比较高的,而这一点通常被很多政府信任调查所忽视。
  发达国家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