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带病”缘何成为提拔的“通行症”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金 阳
日期:2015-07-13 17:04:53
领导干部是党和政府执政的骨干,肩负着组织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但一些干部嘴上说在党忧党、为党兴党,背地里却干着在党毁党、骂党、污党的勾当,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有的边腐边升、越腐越升,极大侵害了党的健康肌体。本文就“带病”缘何成为提拔的“通行症”,谈一下粗浅的看法。
一、重视不够,认识不清“病害”。在一些领导干部心里,发展经济才是硬任务、硬指标,党风廉政建设是软任务、软指标,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严峻形势认识不清、估计不足,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倾向。一是思想观念有偏差。认为干部也不是圣人,也吃五谷杂粮,也有七情六欲,也受环境影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小问题情有可原、在所难免,不必大惊小怪、小题大做、惊慌失措。一定程度上,认为有问题的干部才有魄力,有毛病的干部才有能力。如果因为干部有点“小毛病”“小问题”,就揪住不松,抓住不放,就会挫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地区发展就会缺乏活力。二是选人观念有偏颇。以“看干部要看主流,用干部要用长处”“干大事不究小节,成大事难免瑕疵”为由,对一些有“小问题”“小毛病”的干部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不追究就不追究,千方百计护短,干扰组织查办有问题的干部,甚至力排众议选用有问题的干部。三是思想认识有问题。没有深刻认识到“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的道理,认识不到小病不治终成大疾、小事不慎将酿大祸的危害,对一些问题干部能宽容就宽容,致使一些干部在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中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
二、锻炼不多,“病体”无法自愈。有些年轻干部没有经过苦难生活的磨炼、艰苦环境的锻炼,对理想信念理解得不深,体会得不透,精神上缺“钙”,信念上缺“氧”,得了“软骨病”和“慵懒症”。一是缺乏困境磨炼。一些年轻干部从小生活在蜜罐里,被父辈们宠着、惯着,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养成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说话做事喜欢特立独行,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眼里揉不进沙子,爱使小性子,爱耍小脾气。这些缺点和毛病,在一些领导干部看来是有个性、有魄力、有活力的表现,缺点被人为缩小,优点被人为放大,常常被火箭提拔。二是缺乏党性锻炼。一些年轻干部入党动机不纯,将入党当作仕途进步的“敲门砖”,入党前表现积极,入党后表现消极,简直判如两人,尤其受形形色色腐朽思想的影响,对一些错误思潮缺乏辨别能力,容易动摇立场,迷失方向。这些缺点和不足,在一些领导干部看来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可以随着干部的成长进步逐步补足,不应成为提拔干部的障碍。三是缺乏政治锤炼。一些年轻干部从校门到机关,对一些是非曲直缺乏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有时抱着“随大溜”的心态,往往把握不住自己,随波逐流,丧失原则立场。一些领导干部认为,这是干部成长的必经阶段,随着干部的成长和阅历的增加,心智会逐渐成熟,干部身上的一些“小毛病”就会逐步改掉。
三、防治不灵,控制不住“病情”。干部身上的一些“小毛病”“小问题”,具有扩散性和传染性,如果不及时发现、及时改掉,会严重危害整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