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带病”缘何成为提拔的“通行症”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金 阳 日期:2015-07-13 17:04:53
干部队伍。一是“小圈子”难防。实事求是地讲,目前干部队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一些政治投机分子趁机混进党内,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拉山头,搞帮派,结党营私,结成“小圈子”“小团体”,订立攻守同盟,形成“山头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了多起贪腐窝案,有的地方“前腐后继”,发生了“塌方式”腐败,政治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二是“小毛病”难治。一些干部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够不上党纪政纪处分,成为机关扎刺、挑事的“大社员”,领导说也说不得,碰也碰不得,看着烦心,用着头疼,有时为了安抚一下,实行招安政策,对其提拔重用,产生了“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瞎捣乱的”劣币驱逐良币效应,污染了官场风气,形成了政治“雾霾”。三是“小问题”难除。一些干部奉行小节无大碍、小病无大害理论,认为是人都有缺点,就像人吃五谷杂粮难免生病一样,有点小问题无可厚非,闹点“小感冒”,有点“小炎症”,身体素质好的挺一挺、扛一扛,不用打针吃药也能自愈。凡是有病都进医院,都看医生,完全是多此一举,遇到庸医,夸大病情,可能造成误诊,没病治出有病,小病治成大病,既浪费了钱财,又摧残了精神。
  四、体检不严,发现不了“病状”。对于干部而言,要经常看看病,没病心里踏实,有病赶紧医治。目前,干部自我体检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组织给干部体检流于形式,成效不大,致使一些干部带病提拔。一是简化了体检内容。一些看似不大的小病前兆不明显,往往被忽视,时间长了可能发生“病变”,甚至“癌变”,想治愈为时已晚。每到年终考核干部或考察干部时,重业绩考核多,重廉政考核少;重能力考核多,重廉洁考核少;重自我评价多,重组织评价少。往往以自我评价代替组织评价,以年终考核代替平时考核,致使一些干部身上的“毛病”发现不了,在考核时没有异常。二是淡化了体检结果。有的纪检监察机关在考察干部时,也发现了干部身上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听到了群众对干部这样或那样的反映,但没有及时对问题干部打打针,对领导喜欢或信任的干部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使评价缺点也是轻描淡写、无关痛痒,甚至帮着掩盖“病情”,问题干部成了优秀干部,人民公敌成了人民公仆,把一些小病干部惯成了大毛病。三是弱化了体检方式。自己给自己体检往往检查到的都是自己的优点,很少检查到自己缺点。组织给干部体检,因干部太多,监督太远,战线太长,对干部身上的一些小毛病往往发现不了。在对干部体检中,很少请群众当“医生”,让群众诊“病情”,熟悉干部情况的不参与体检,参与体检的又不熟悉干部情况。
  五、医技不高,治愈不了“病症”。对“带病”干部而言,病症往往隐藏很深,在潜伏期很难发现。一旦发了病,就无力回天。一是难预防。目前,在一些形形色色诱惑或考验面前,一些干部把持不住自己,在糖衣炮弹面前吃了败仗,栽了跟头,毁了前途,害了家庭。预防腐败手段过于单一,方法明显老化,对一些干部思想、行为发生的微妙变化,察觉不深,观察不细,没能及时拽拽衣襟、扯扯袖子,致使一些干部在诱惑面前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二是难发现。一些干部人前人后、家内家外判若两人,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