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一带一路”外交战略与习近平道义领导力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柏学翥 日期:2015-06-08 18:34:01
  2015年2月,美国智库“外交关系理事会”(CFR)举行研讨会,探讨习近平时代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美国重要政客如前财长保尔森、奥尔布赖特、洪博培等感叹,习近平犹如毛泽东或邓小平,展示出了“前所未有”(unprecedented)的领导风格。按照美国前驻华大使洪博培的说法,习近平以相当“单边的、进取的、自信的”方式领导,并取得巨大成功。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认为,习近平将以反腐让共产党再焕生机,使中国走向更加稳固的明天。
  美国领导人高度评价习近平领导力,其实不是简单地说几句外交上的客套话。基于西方所谓“民主国家”的政治文化现实,马来西亚原总统马哈蒂尔就指出,在民主国家,政治领导人就任第一年是熟悉各种情况,第二年研究和制定政策,第三年才能够开始实施。而习近平上台不到两年时间,不仅巩固了权力,而且不管是内政还是外交,都制定和实施了让人惊叹的战略,并取得了国内外的一致赞誉。仅此一点,对不熟悉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来说,便是不可思议的。他们认为习近平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领导风格,使人由衷敬佩。
  实际上,我们如果考察习近平执政以来的领导风格,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他的执政方法具有十分浓郁的中国色彩,确实与精通中国文化的毛泽东及善于“顺道而为”的邓小平一样,把“道义”放在首位,把符合民心所向的大趋势作为自己执政战略的凭据。无论是在国内进行强力反腐并提出“四个全面”战略,还是在国际上提出与美国建设“新型大国关系”以及依托“一带一路”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都是从国内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可以说是做到了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因此,这一战略得到全国人民乃至世界范围内有正义感的人们的肯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可以这么说,习近平在战略领导力方面深谙中国传统道学智慧,在内政方面,敢于“打虎”“拍蝇”;在外交方面,能够以四两拨千斤的方法,在美国层层的战略围堵障碍面前,化不利为有利,赢得战略主动权。
  我们利用目前中国在国际上大力倡导与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分析其初战告捷的过程,可以比较完整地理解习近平遵循“道义”原则及其“巧妙借势用势”的领导力风格。
  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两大倡议。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至此,“一带一路”构想和倡议被正式提升为国家战略。这一战略倡议得到了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国家广泛的欢迎和支持,在国际外交领域被称为中国打破美国战略遏制、抗衡美国霸权的战略布局。
  而事实上,美国先于中国在2009年希拉里访问阿富汗时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的概念,希望以阿富汗为中心,整合印度、巴基斯坦和缅甸,达到稳固其在中亚的控制的目的。其“新丝绸之路”不仅排斥古丝绸之路重要国家中国、俄罗斯、伊朗,也暗含在战略上配合其TT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TI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协定)等战略,达到全面遏制中国快速崛起的目的。
  客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