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精彩阅读

关于规范干部平职调整的思考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陈锦良 日期:2013-09-04 09:11:08
  干部平职调整,是指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根据领导班子建设和实际工作需要,在不提升或降低干部职务的情况下对干部职务做出的变动。干部平职调整是干部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干部平职调整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优化干部资源配置、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干部平职调整的几种主要情形
  从干部平职调整工作的实践来看,干部平职调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种情形。一是配置性平职调整。这主要是根据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配置的需要进行的调整,其目的是通过调整,改善班子结构,提高班子整体领导效能,使之知识、专业、能力、年龄等方面实现优化组合。二是培养性平职调整。这种调整针对的对象主要是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其目的是通过调整,使年轻干部得到多岗位、多层次的锻炼。三是政策性平职调整。这种调整有专门的政策文件规定,主要是针对任期制职位或需要任职回避的干部而言的,《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等文件有详细规定。四是处理性平职调整。这主要是根据领导班子的状况以及领导干部的年龄、工作能力、任职状况等因素来确定调整对象,目的是解决领导班子中存在的问题。五是照顾性平职调整。领导干部因身体健康、赡养老人、照顾家庭等个人原因向组织提出要求照顾,组织根据有关单位领导班子建设情况,出于关心爱护干部的考虑,对干部做出的照顾性质的平职调整。
  二、干部平职调整存在的主要问题
  干部平职调整工作从总体上看是好的,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难以把握。一是对调整的标准和条件不好把握。由于对平职调整的条件缺乏明确的规定,没有统一细化的标准,对哪些干部需要调整、按照什么标准调整、如何确定调整对象和调整单位,比较难以把握。二是对调整的程序和操作缺乏明确规定。由于现在的政策文件对干部平职调整的程序缺乏刚性制约,对干部平职调整提名、酝酿环节没有统一规范,操作起来也不好把握。三是对调整的监督和管理有一定难度。干部平职调整在制度和操作层面都存在着监督缺位问题,干部群众在平职调整过程中的“四权”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容易成为群众对选人用人不满意的焦点。四是干部思想认识障碍和社会偏见,造成了干部平职调整顺向容易逆向难。由于现实存在的地区差异、部门差异、行业差异、权责差异等因素,在干部平职调整工作中,往往从环境和条件较差的地区和部门调整到较好的地区和部门的顺向调整较容易,逆向调整则比较难。
  三、规范干部平职调整的对策建议
  针对干部平职调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是进一步明确干部平职调整的标准。明确各种情形平职调整的政策界限和适用条件,规范平职调整干部的标准,以及适用于何种调整方式的条件。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平时考核、年度考核、换届(任期)、任职考察、巡视组巡视、专项检查等方面情况的综合分析,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及时掌握领导干部的思想状态和工作表现,为干部平职调整提供依据。加强对各种类型和各种层次干部信息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