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污名化网络传播与政府部门的舆情对策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李定青 日期:2013-08-09 09:20:38
  《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等相关研究显示,随着我国网民规模及网络普及率的迅速提升,网络热点事件呈高发易发态势,其中污名化现象日趋严重。如何妥善应对和处置网络污名化现象,加强舆情引导,是各级政府政务管理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也是进一步改善执法环境、提升队伍士气、更好履行职责的内在要求。
  一、污名化现象及其网络传播态势
  自20世纪60年代初,戈夫曼等西方社会学家展开专门研究以来,污名化现象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污名化现象不同于普通的负面新闻,它通常采用叙述偏移、数据模糊、图片加工、标签化处理等手段,经由网络媒体的放大、扭曲和情绪渲染,加剧不实信息和不良影响的扩散转移,甚至将个别事件或个别人的行为泛化为对某种身份、机构、制度安排的贬抑和排斥,其典型表现包括职业身份污名(如“公关”“城管”)、疾病污名(如“艾滋病”)、性别污名(如“女博士”)等等。在具体传播过程中,它极易由线上向线下拓展,即由虚拟的网络空间向现实的公共空间蔓延。
  二、网络污名化现象的不利影响:以海关系统为例
  网络污名化现象的生成和演变,有利益群体网络抗议、网络谣言致使事态升级、网络爆料诱发舆论聚焦等多种原因。它燃点低、扩散快,一旦蔓延开来,势必严重损害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同时也对其依法行使职权、有效履行职能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以海关系统为例,主要有以下三点影响。
  一是误导群众,干扰海关正常执法行为。由于网络污名化现象的传播主体总体上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其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对很多网络热点问题,往往缺乏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加之受信息来源、知识结构、学历背景等因素制约,容易产生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言论,对海关正常的执法行为造成干扰。以“携ipad入境征千元税”为例,天涯、网易等数十家大型网站曾密集发帖,一时间沸沸扬扬,无端指责海关征税随意性大,甚至要求实施零关税。实际上,海关对ipad适用笔记本电脑完税价格,完全正当合法,不应受到干扰和质疑。
  二是混淆视听,损害海关形象和公信力。网络污名化现象在扩散过程中以讹传讹,严重遮蔽了事实真相、曲解了政策法规,对海关对外形象和公信力都造成了损害。以严打奶粉“水客”行动为例,非法携带奶粉入境,不仅奶粉来源不明,存在质量安全隐患,难以保障消费者权益,而且扰乱了国家正常经济秩序,必须依法严厉打击。但海关却因此遭到污名化,多家知名网络媒体以《海关新政是与民争利》《中国海关新政策雁过拔毛》等为题,连篇累牍地发布倾向性信息。这种不实论调经短期“发酵”,迅速引发广泛关注,使海关受到网络舆论牵制,造成社会形象和公信力受损。
  三是舆论施压,造成基层关员心理困扰。网络污名化现象并非仅仅停留在各大论坛和微博群进行言论“抹黑”,随着负面情绪的集聚和事态的升级,它极易催生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广场效应”,即在网络虚拟世界的催化下,“无名群众”心理发生畸变,集体行为开始具有自发性、狂热性,产生无意识的群众心理问题,情绪急躁、冲动、易受暗示,甚至站在所谓道德制高点上通过语言对事件当事人暴力相向,表现出与日常生活大相径庭的言行。例如,网上多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