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职场新型电子官僚主义的表现与防治之策/杨 琴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杨 琴
日期:2020-12-04 14:17:03
以说,脸不见的互动模式直接拉大了领导者与下属、民众的情感距离。在长期脱离民众、脱离实际的状态下,组织治理的风险与日俱增。
(三)话不说
冷冰冰的数字化交流模式所限制的不仅是上下级情感、心理距离,更是彼此思想交流的深度。在抢抓机遇的过程中,组织成员的创新思维、新颖想法并非产生于彼此隔绝状态下的自行其是,而是产生于彼此讨论争辩与论证过程中的观点碰撞,下属不同的思维视角和立场态度也为领导者完善决策方案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这些都只能在面对面的交谈中得以实现。当下,一些地方电子政务的推广使得部分领导者将上下级关系简单定义为指令发布与接受,在其看来,自己只需要关注线上资料审核,下属只需要等待网上任务安排,具体的网络处理流程、清楚的定量指标和时间安排已然解决了所有疑问,领导者与下属无须再就既定任务浪费时间进行线下沟通。殊不知,缺少语言沟通的共事只会助长形式主义,不仅违背了组织服务民众的根本宗旨,更是助长了投机取巧者做表面文章而不解决实际问题之风。
(四)事不成
对通信技术的过度依赖,使部分不作为、乱作为的领导者行事过于简单与机械,不仅排斥必要的实地调研、情感沟通,更直接忽略思想观点交流而简单地以数据指示、以数据命令、以数据考核。频繁的技术革新无谓地加剧了下属处理技术和流程问题的难度,导致其难以集中精力履职尽责。现实工作中普遍存在的数字鸿沟、网络鸿沟、信息孤岛、数据烟囱等现象,导致组织事务处理更加低效。尤其是面对大众的迫切诉求、严重不满,环环设卡、技术阻拦的网上审批更是弱化了办事效率,加剧了社会矛盾。在新型电子官僚主义的影响下,事难成的最终结局应被格外关注。
三、职场新型电子官僚主义的防治之策
(一)尊重人
防范职场新型电子官僚主义,首要的一点是明确技术革新、治理创新的根本目的为何,是为创新而创新还是因诉求而创新。这个问题直接决定了行动的价值取向和服务主体。现实工作中,部分领导者之所以热衷变革却收效甚微甚至事与愿违,正是因为以技术为本的目标定位完全违背了组织服务民众的初衷,导致技术变革与诉求满足毫无关联。因此,一是推进组织治理现代化必须以建设民众满意的服务型机构为前提,领导者必须在实施技术创新、路径变革前明确行动的原因,坚持以民众诉求为先、现实需求为重的基本原则,确保技术变革的红利必须为民众所切实享有。一旦技术革新不能加速问题解决、不可便捷事务办理,反而引起新的学习陷阱,则必须停止。二是组织发展电子政务必须摆正初始目的,明确网上办公不是单纯方便领导者、执行者,而是坚持以人为本、优化服务流程,民众的感受与需求才是关注的焦点与核心。网上办公流程的变革与创新是否有必要、有价值,要以民众满意与否为标准衡量,尊重大众感受与想法,不可唯上是从、视觉优先。三是领导者应理性、辩证地认识到,组织治理现代化并非简单等同于办公网络化,更非信息技术工具在事务处理中涉入越多越先进,而是强调领导者治理、引领思维的前瞻性与时代性,应优先关注领导者自身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以及视野格局的持续拓展。这事实上就需要领导者广开言路,在与一线员工的深度交流沟通中掌握发展动态。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