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下属对领导行为公正性评价的自私心理与修正之道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王金环
日期:2019-10-09 11:09:20
夫在诗外”,多练嘴皮子功夫,说领导之想听,将领导包装成“高大上”的光辉形象,让领导感觉在别人面前有面儿、有范儿。二是寻后台。有的下属投领导所好、办领导所需,昧着良心、歪曲是非说话,故意将假的说成真的、黑的说成白的,就是为了让领导高兴、讨领导欢心,能够进入领导的“圈子”、成为领导的“心腹”。三是搭天线。有的下属千方百计迎合领导口味、寻找领导爱好,与领导称兄道弟、勾肩搭背。
5.同流合污的趋俗心理。一是甘愿被污染。有的下属对领导以权谋私的不公正行为习以为常、见怪不怪,认为这是领导应得的待遇、应有的权利,甚至甘愿被领导拉拢腐蚀。二是甘愿被同化。有的下属对领导的一些不公正行为不但不坚决抵制、坚决斗争,还沆瀣一气、助纣为虐、推波助澜,与领导成为牢靠的政治“同盟军”、利益“共同体”。三是甘愿被俘虏。有的下属对领导的一些不公正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迎合奉承、提供便利,从而与领导结成利益链条、关系同盟,搞权力变现、利益输送,导致整个单位“沦陷塌方”,形成“塌方式”腐败。
6.溜须拍马的趋媚心理。一是阿谀奉承。有的下属深谙领导的虚荣心,极尽鼓吹之能事,将领导包装成干事创业的能人、谋事虑事的高人,将其捧得晕晕乎乎。二是心怀叵测。有的下属喜欢在领导面前献殷勤,用捧杀的办法,让领导钻圈套,在神不知鬼不觉中把领导带入阴沟、使其陷入被动。三是阳奉阴违。有的下属是典型的“两面人”“变色龙”,当面将领导夸得天花乱坠,背后把领导骂得狗血喷头,一旦好处到手、利益受损,立马现出原形、翻脸不认人。
7.落井下石的趋害心理。一是乘人之危。有的下属认为领导在任时自己受了欺负、受了委屈,一旦领导出事了、下台了,立即露出小人嘴脸,对原领导冷嘲热讽,极尽贬低侮辱之势。二是火上浇油。有的下属因个人私欲私利未得到满足,就对领导抱有成见、心存意见,一旦领导出事,就违背良心说领导坏话、给领导抹黑,添油加醋,捏造事实。三是恩将仇报。有的下属心胸狭隘,100件事领导给办了99件,只有1件没给办好,就怀恨在心、心生怨恨。一旦领导出事,就使劲往领导身上泼脏水,千方百计将领导置于死地而后快。
二、下属对领导行为公正性评价的自私心理的修正之道
下属对领导行为公正性评价的自私心理具有破坏性、传染性、顽固性,必须及时加以修正、妥善加以改正。
1.平心持正。对人对事的态度,体现一个人的心胸和气度。一是秉持正气。从一定程度上讲,只有心正至公,才能行正致远。无论对领导,还是对下属,都要处以公心、待以公正、施以公平,一身正气,不掺杂私人恩怨、裹挟私人情仇,不昧良心、不藏祸心,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人。二是保持正心。不因自己私事未得到满足,就心怀怨恨,在组织谈话、年终考核、民主测评时,挟私报复、拉低贬损,故意给领导打低分、投反对票。对领导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一面,要给予积极评价,用正面发声引导舆论导向。三是坚持正道。要走阳光道,行得端,走得正,站得直,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不在桌子下、屏幕后搞小动作,不走歪门邪道、阴暗小道,凭本事吃饭,靠品德立身。
2.修德养正。从一定意义上讲,修德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