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共生理论视角下我国军事文化与社会文化交流模式研究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张慧萍 李明敏 张光伟 日期:2016-07-12 18:27:41
响整个军事文化,只能影响其中一部分。这样有利于统一思想,应对互联网带来的多元文化冲击,保持军队系统的相对稳定和良性发展。
  疏导型交流更倾向于接受和改造,迟缓型交流的结果倾向于接受或抛弃。当然,两者存在一部分重叠。迟缓型交流模式选择性地接受某种社会文化的影响,形成内部制度、人员行为等结果。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也可以看作是疏导型交流。
  (五)阻塞型交流模式
  社会文化与军事文化的交流是必然存在的。如果说,在时间上延缓影响、在制度渠道上疏导控制影响是一种被动的反应,那么,营造先进的军事文化,基于军事文化的凝聚力和感染力,使系统对来自社会文化的不良影响产生免疫力,则是一种主动的防御。我们把这种通过强化自身、形成内部凝聚,对来自社会文化的影响产生一定阻碍的交流模式称为阻塞型交流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允许社会文化的影响进入军事文化,但是,其目的是在军事文化能够控制的范围内清除其不良影响,保证军事文化的稳定和传承。
  阻塞型交流模式的关键在于建立先进的军事文化,使之具有强烈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能够抵御来自社会文化的不良影响。我军历来重视的光荣传统教育、历史使命教育、党史军史教育等,都是树立正确认识、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的方法。信息时代,我军着重培育更具时代性和先进性的军事文化,使官兵形成崇尚技术又不忘传统、拥抱时代又不忘使命的价值追求。
  军事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交流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本文提出的五种交流模式,各有其优势和劣势,我们不能完全将某一种模式运用到我国军事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交流中,而应结合时代特点和军事改革、发展现状,综合考虑。
  [注:本文是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共生理论视角下军事信息文化与社会文化融合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460670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张慧萍、张光伟单位为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李明敏单位为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 史雪莹  
  E-mail:ldkxsxy@163.com  
  电  话:0371 -  63931011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