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4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国际关系中的“位置”变化与中国的领导角色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郎 帅 日期:2016-06-06 11:19:37
中国积极参与经济、金融、信息和技术领域的全球化进程,在全球化的推动下,极大地拓展了自身的发展空间,丰富了自身的发展手段,借助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对外商品、服务、人员、资本的交流频率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新坐标产生了显著影响:首先,“位置”的变化带来了国家利益的变化。以前中国的国家利益在边界,现在其利益在全球。伴随着国家间相互依赖的不断深化,国际市场、国际金融、海外能源资源以及与之相关的海上陆上战略通道安全,对中国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一直以来,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马车之一,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需要世界市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一路飙升,从2003年的29亿美元猛增至现在的超千亿美元;经济规模的扩大增加了中国对海外能源资源的需求,当前这些资源的战略性能十分明显。如今,中国已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海外利益大国。其次,“位置”的变化带来了影响力的变化。在一系列国际经济与政治、全球与地区、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事务中,中国所扮演的角色愈发受到关注。在世贸组织(WTO)、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集团等国际组织中,中国的话语权重得到了明显提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持续增长的中国成为将世界经济拉出泥潭的发动机,高盛集团甚至将中美合称为“G2”。欧债危机爆发后,很多欧洲国家一度将中国视为它们的“救命稻草”。这些年,中国对发展中世界的援助也在不断增多,而且逐渐由经济领域覆盖到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服务等领域。再次,“位置”的变化带来了责任的变化。与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加强同步,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要求也在日益增多。相较之前,对于地区的稳定与繁荣、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担负着越来越多的责任和义务。2009年,佐利克在谈及中国时,将之称为一个“利益相关者”,要求它去履行更多的国际责任。而亚非拉等众多发展中国家则希望中国在国际事务的处理中扮演更多的领导角色。
  三、中国的领导角色
  经合组织(OECD)预计,按照市场汇率计算,在今后十年内中国将成为比美国更大的经济体;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到203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将相当于美国和欧洲的总和或美国和印度的总和。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2015年年末至2019年之间,中国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而到2030年,中国将占全球资本输出的四成以上,大于美国和欧洲的总和。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将会是美国的两倍;英国石油公司估计,到2034年,中国的对外能源依存度将由现在的16%上升至20%。所有这些表明,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位移”仍将继续。全球性的大国需要全球性的战略,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位置”变化决定了它今后所要扮演的角色。目前,中国虽然不是当今世界的领导国,但已是一个具有一定领导角色的新兴大国。诸多事实表明,在以下三个方向上,中国极具潜力。
  首先,在观念上引领世界风气之先。行为体在国际社会中的身份有“消极的”和“积极的”两种,两者的区别在于其在自我行事时是否顾及其他行为者,前者催生出了“自我利益”,后者则促成了“集体利益”。伴随着自身地位的改变,中国国家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