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全面深化改革如何做到“接天立地”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李庚香
日期:2014-07-08 17:53:15
层的有益探索和经验促进顶层设计的科学完善,做到“立治有体,施治有序”,不断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
二、要解放思想,勇于担当,善于统筹全局和敢于重点突破
思想是导向,思想是动力,思想是总开关。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大胆解放思想,打破思维定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果完全顺着既有的思维定式行事,可能就会觉得不需要改革或不积极去推动改革。改革的目标是否科学、改革的动力强不强、改革的举措是否得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解放的程度、思想认识的深度、思想总览的广度。解放思想也有一个“接天立地”的问题,就是既要深刻领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又要充分把握和体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于改革的期待、认识和创新智慧,保持全面深化改革指导思想的活力。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解放思想放在首位,加强理论武装,紧跟时代潮流,冲破思维定式、封闭保守、生搬硬套、不遵循规律等僵化思想的束缚,积极探索、敢于负责,以改革闯出新路子、赢得新优势。
改革勇气不可或缺。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很强的探索性、挑战性、艰难性和风险性,成败得失、荣辱功罪系于一旦。从反腐倡廉到简政放权,从化解过剩产能到清除市场壁垒,深化改革难免触动一些人的既得利益,碰到各种复杂关系的羁绊,不可能皆大欢喜。畏首畏尾,明哲保身,怕得罪人,必然议而难决、决而难行;固守局部利益的小得小失、小恩小惠,必然相互掣肘,出现合意则改、不合意则避的倾向。因此,领导者必须具有勇于担当的精神和品格,“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敢于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提升思想境界,摒弃自我利害得失的考量,顺应潮流,与时俱进。要充分认识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压力和代价,改革越是深入,就越要做好承受改革压力和改革代价的思想准备,凡是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利的,对最广大人民有利的,对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有利的,该改的就要坚定不移地改,真正做到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
全局协调与重点突破必须有机结合。全面深化改革既要统筹好全局,加强整体谋划、协同推进,避免顾此失彼,又要突出改革重点,率先突破,以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的突破带动全面深化改革,避免纠结缠绕、裹足不前。要突出问题导向,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事关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找出对策、推进改革。要坚持系统思维,兼顾局部与整体、原则性与灵活性,保持各领域改革协调配套、共同推进。
三、要将转职能、调结构与转作风有机结合,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改革问题与作风建设相互依存、相得益彰。改革的直接目的是,既要确立科学合理的政府职能和构建健全完善的体制机制,又要有助于改进党委、政府领导干部的领导作风和领导成效。全面深化改革不仅要有科学的思路,关键还要有优良的作风。改革不到位,优良的作风就缺少坚实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基础;而没有优良的作风,改革也难以扎实推进和取得预期效果。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使政府职能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有机结合、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改进和保持优良的领导作风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期望,作风改善既是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