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剧场政治”中的角色互动与效果评判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李海容
日期:2014-04-29 11:49:24
心理操纵日益强化、强大的今天,他们甚至可以直接影响大众的价值评判,并决定“剧场政治”的表演是成功了还是演砸了。
“剧场政治”作为一种政治表演秀,要想成功,需要各个角色的密切配合与互动,否则就会把戏演砸。一场成功的“剧场政治”秀的良性互动模式通常是这样的:精心的谋划与筹备——表演者恰如其分的登台表演—观众热烈的叫好和掌声——媒体的大肆宣传与吹捧——收获预期效果。在这个模式中,整个流程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参与的各方角色默契配合、积极互动,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就有可能导致整个戏演砸。
“剧场政治”流程的第一个环节——精心的谋划与筹备,是决定整个表演是否成功的先决条件。剧情是否吸引人,台词是否精彩,舞台效果是不是具有冲击力等,都取决于“剧场政治”谋划水平的高低。
“剧场政治”流程的第二个环节——表演者恰如其分的登台表演,是全部剧目的中心环节。因为这个登台者才是整个剧情的主角,其对表演火候的掌控,其表演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整部剧目的成败。
“剧场政治”流程的第三个环节——观众热烈的叫好和掌声,是检验表演是否成功的直接判定标准。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掌声是观众发自内心的鼓掌还是有组织的“被鼓掌”,需要辨别。
“剧场政治”流程的第四个环节——媒体的大肆宣传与吹捧,是整个表演过程的真正高潮部分,也是表演成功的真正“撒手锏”。在这个媒体既可以造神也可以毁神的时代,许多官员非常注重媒体中个人形象的塑造,希望在媒体多露脸,多“上镜头”,甚至要求“报纸上有文、电台上有声、电视上有影”。
“剧场政治”流程的第五个环节——收获预期效果,是全部表演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剧场政治”得以进行的真正目的所在。这里的预期效果,其核心无非是官员希望通过“剧场政治”来达到保官和晋升的目的。具体而言,大致是:其一,塑造自己在公众中的形象,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为保官、保权和保职位造势;其二,引起上级领导和上级组织部门的关注,希冀在同行的竞争中能够胜出,为晋升营造氛围,积累“资本”;其三,宣传自己的政绩,提升自己的形象,表明完成职责和履职情况良好,并为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其四,为政治民主化和公开化的形势所迫,不得不硬着头皮搞“政治秀”;其五,为自己的所谓“清廉”造势,其实是为了掩盖自己的“不清廉”,这种情况在近几年的“政治秀”现象中时有发生,对党和政府的威信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剧场政治”的两面性及其效果评判
对“剧场政治”本身好与坏的争议与评判,在学术界和政治生活中都是存在的。客观来看,“剧场政治”不能一概说好,也不能一概说坏,其本身具有两面性。
其积极意义在于,它是社会政治民主化的一种表现,是对暗箱操作政治的一种背离和现实批判,是政治的一种“艺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认为,人类的政治活动本身也是一种科学、艺术,其发展也是有规律的,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剧场政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