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如何化解“仇官”情绪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戴文华
日期:2013-07-31 16:48:22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仇官”的情绪笼罩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骂官、打官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社会心态和情绪的形成,其根源还是在官员自身。
老百姓“仇官”,实质上是仇视腐败,仇的是某些官员的官老爷作风。有些官员不但贪财、贪色、贪吃,还高高在上、称王称霸,官僚作风十足;有些官员热衷作秀,贪大求全、弄虚作假、沽名钓誉;有些官员虚伪狡诈、趋炎附势、溜须拍马;有些官员大手大脚、挥霍浪费、挥金如土;有些官员精神懈怠、作风粗暴、脱离群众、欺压百姓,无视民众利益,漠视民间疾苦等。如此这般表现,损害民众利益,践踏民众人格尊严,威胁民众人身安全,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老百姓焉能不仇?
此外,老百姓“仇官”,仇的是官富民穷和贫富差距。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官员既是政策的制定者,又是政策的执行者。一些官员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先天下之富而富”,不管老百姓困难不困难,自己先“肥”起来。老百姓焉能不仇?
如何对待“仇官”情绪?如何化解“仇官”情绪,实现民众与官员和政府的互信?这是值得各级党委、政府和官员思考的问题。
首先,从严治官、严惩腐败,化解“仇官”情绪。老百姓不会无缘无故地“仇官”。需要反思的是,当今不少官员陷入贪腐泥潭,贪财、贪色,无所不为,这是老百姓对官员产生失望、仇视、愤怒的根源。因此,只有从严治官,加大预防和惩治腐败力度,尽快出台“公务员财产申报法”,严查官员不明财产,使每一个贪腐官员无处藏身、难逃法网,才能化解老百姓的“仇官”情绪。
其次,善听骂声、“闻骂即改”,化解“仇官”情绪。领导干部要有“容骂”的雅量。宽容百姓的不同声音乃至骂声,历来都是共产党人胸怀坦荡的重要标志。1941年,延安一位农家妇女因自家的驴被雷劈死而骂了一句:“天老爷不开眼,咋就不劈死毛泽东?”保卫部门闻讯,决定把此事当作反革命事件来追查,毛泽东知道后随即阻止,并盛情接待了这位骂他的妇女,得知该妇女是对基层干部强行征粮还骂老百姓的行为不满时,立即指示陕甘宁边区政府对当地的公粮问题做了调查研究和妥善处理。毛泽东处理此事表现出的“允许百姓骂官”的态度,值得当今官员学习。“骂官”是发泄和释放不满情绪的一种方式,如果连这种话语表达途径都被封堵了,老百姓有冤无处申、有话无处说、有理无处讲,社会没有了减压阀,这才是破坏社会稳定与和谐的最大敌人。对待骂声,不是反躬自问,而是责怪群众,不仅丧失了反思和沟通的机会,而且容易激化矛盾,制造更大的“仇”和“恨”。因此,领导干部要善听老百姓的骂声,做到“处骂而不惊”、“遭骂而不怒”、“闻骂即改”,从民众的骂声中寻找工作的弱点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工作、优化政策、服务群众、解决问题、取信于民,这样才能化解“仇官”情绪。
再次,亲近群众、为民解忧,化解“仇官”情绪。应当承认,当前官民关系确实遇到了不小的困难。“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跟政府作对就是恶”,类似这样的言论屡有所闻,这些话从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