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政务微博给力须做好七道思考题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陈培浩
日期:2013-02-28 15:47:58
,对于公众所提出问题的解决也应该通过政策、制度、政府机构完成。但在现实中,相当数量的政务微博发布了过多的私人化内容,导致公共性匮乏。更有甚者,自说自话甚至参与口水战,从而给政务微博的官方形象造成负面影响。政府机构或公务人员在使用微博时,要准确把握好公私界限,彰显其价值观和公权职能,要顾及社会常识、政治伦理底线,最大限度地凸显公共性和强化公共价值。
四、如何来做——建立政务微博长效发展机制
政务微博在迅速扩张的过程中,也伴随着许多不容忽视的乱象,如名称不规范、组织建设不规范、运营机制不规范、管理机制不到位、配套服务缺失等,这些问题使政务微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大打折扣。加强政务微博管理制度建设,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制定政务微博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主要包括政务微博开通的审核登记、信息发布审核流程、公众提问反馈应答流程、使用指南等方面。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防止政务微博的短期作秀行为,促进政务微博的长效发展。建立统一管理机构、统一信息发布审核机制,统一互动信息处理、统一信息结果反馈,实现政务微博科学化、规范化运作。在政务微博密集涌现的情势下,各级政府部门面临的不仅是机遇,而且更多的是挑战。政务微博毕竟只是一种技术手段,只有建立政务微博长效发展机制,才能促进其走向良性运行的轨道。
五、由谁来做——加强政务微博人才队伍建设
现代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其效益的发挥,都离不开人这一至关重要甚至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政务微博的发展也不例外。在当下的传播语境中,政务微博有着非常深刻的内涵,它不只是一种技术手段和社交平台,更体现为一种政府的媒介素养和执政素养。政务微博茁壮成长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人才队伍建设。当前政务微博存在的诸多问题,究其原因,在于维护人员尚未真正掌握微博的传播规律,甚至有不少政务微博是由兼职人员来进行操作管理。因此,要想让政务微博真正发挥作用,就应建立一个专门的管理梯队,明确划分职责范围,对相关人员进行传播学基础知识培训,总结政务微博的成功案例,用系统的理论知识来扫除实践中的盲区。当前,一场关于说话的革命正在进行,微博等新媒体已经被列入中央党校的培训课程,在部分地区微博已经成了各级官员的必修课。专业的人才队伍,为做好政务微博提供了有力保障。
六、做得如何——建立政务微博绩效评估机制
由于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和评价机制,政务微博缺乏向社会公众提供及时、可靠的公共服务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推力,这同样也不利于政务微博的健康发展,并由此产生了许多空壳微博。对政务微博的绩效进行评估和管理,使其更好地促进政府管理和服务成为必然。促进政务微博自身建设,同时又充分发挥政务微博在优化政府管理、改善政府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是政务微博绩效评估体系设计思路的逻辑起点。政务微博评估指标体系既要涵盖政务微博的使用效果,又要充分考量社会公众的评价。为了保证客观公正,可以引入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对政务微博的活跃度、引导力、传播力、亲和力进行评估。唯有探索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长效的评估机制与模式,方能引领政务微博正确发展,促进政务微博建设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