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领导干部处理人情关系要有妙手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吴黎宏
日期:2012-09-10 17:16:04
平民百姓,每一位国人的内心里都有着与生俱来的报恩意识。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一些领导干部能经得起金钱、美女的考验,但一遇到有恩于己的老上级、老亲戚、老朋友、老同事有求于己时,便很容易在人情关上败下阵来,把本应坚持的原则丢到九霄云外了。特别是那些在自己危难之际帮了自己的人、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拉”了自己一把的老领导……如今人家有“难”,不帮岂能说得过去。于是人情代替了规定、纪律和法律,不该说的话说了,不该写的条子写了,不该办的事办了,在报恩过程中,不自觉地以权谋私,助长了不正之风,甚至充当了不法之徒的“保护伞”。
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之常情。对领导干部来说,当然要学会感恩、正确报恩,但不可步入报恩的误区。领导干部对那些对自己有恩的人,应当心存报恩之念,尽力回报、帮助,但不能牺牲原则,不能损害国家和大众的利益,不能用公权来报私恩。
对领导干部来说,不仅要有报恩意识,更要有感恩之心。领导干部应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以忠诚之心对待组织,以公仆之心对待百姓,以勤奋之心对待工作,以精诚之心对待社会,以清廉之心对待诱惑,自觉做到识大体、顾大局、讲原则、守纪律,全身心地为党干事创业、为群众谋利益,不仅回报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而且回报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回报社会,造福社会。
四、正确处理人情与面子的关系,防止人情成枷锁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确有一些领导干部因为磨不开面子,而过不了人情关。
当今社会对领导干部有一种不良的评价倾向:越是胆敢违背原则做人情的干部,得到的好评越多,人缘也好,得到的实惠往往也更多,干部自己也倍感荣耀。而那些坚持原则,不拿权力做人情的干部,却被认为是不可交、没本事,干部自己也觉得没面子、吃不开。
对这些似是而非的评价标准,领导干部要有自己的清醒判断,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尽职尽责、坚守原则是一件很光荣的事;不搞那些小恩小惠、钻营投机之事,不是自己无能,而是不屑,是自己对社会流俗的拒绝;不去满足少数人包括亲友在内的不正当或不合理的要求,自己并不亏欠他们什么,并没做错什么。如果自己欠了他们的情,应用自己个人的东西去报答,而不应拿公权力做交易。为面子而做人情,必将在人情上丢面子。
领导干部尤其不能为了所谓的面子,办一些勉为其难的“好事”。古人云,“量力而行,量体裁衣”。帮助人是好事,但若做不到量力而行,就会好心办坏事,甚至会被求助者怨恨。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理智而负责地判断自己有没有能力去帮这个忙,可不可以帮这个忙。有能力且可以帮,那就帮一把。没法帮,就千万别打肿脸充胖子,因为答应了可能会把自己都搭上,更怕的是把自己搭上了也没帮上忙,那结果就是害人又害己。
拒绝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对一些明显违法违规的无理要求,要理直气壮地加以拒绝。对一般的说情,则要温和地拒绝,这比直接说能让人更容易接受。对说情者除了要热情外,还要把话说婉转,并表示歉意,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诚意和难处,得到他们的谅解。对一些确有实际困难的人不能拒绝了事,而应在事后给予对方一些关心。若能化被动为主动地关怀对方,并让对方了解自己的苦衷与立场,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