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执政方略创新探要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陈先春 陈 萌
日期:2012-07-11 08:56:18
战略任务来抓。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领导集体集中听专家讲座并共同研讨的学习形式作为一种制度坚持下来,不仅开创了我们党集体学习的先河,也开创了世界范围内政党集体学习的先河。其学习频率之高,研究问题之深入,充分显示我党对学习的高度重视。解读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集体学习,我们发现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首先,将执政使命、执政理念、执政品格融入集体学习的全过程,把坚持集体学习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战略步骤来推行。通过胡锦涛同志在中央领导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可以看出,中央领导集体之所以要坚持集体学习,并将集体学习的形式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一是为了抓住机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二是为了在新形势下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职责,三是为了更好地承担起党和人民所赋予的重任。这种把学习过程作为实践执政方略的过程、把执政兴国的使命感融于学习动机之中、把对人民高度负责的历史责任感与学习目的紧密结合的学习观,既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的生动体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学习观和执政观的全面创新。为了使党的领导把握规律性、体现科学性、富于创造性,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集体学习时坚持了“四个着眼于”:着眼于科学决策,着眼于战略谋划,着眼于探求规律,着眼于把握未来。 其次,把善于学习作为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途径来加强,通过学习方法的创新,促进学习型政党及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核心执政理念和最高价值追求。“始终”是恒态,更是动态,这个动态是由“先进生产力”与“先进文化”的动态性决定的,更是由“发展要求”、“前进方向”以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动态性决定的。是否“始终代表”、能否“始终代表”,不在于主观想法,而在于客观认可;不在于历史贡献,而在于未来先进、永远先进。能否做到与时俱进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也是执政党强大生命力之所在。正因为深刻认识到这一点,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就强调:“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胡锦涛同志把时代的要求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与善于学习的重要性、紧迫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明确提出了坚持与时俱进、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善于学习”的要求,也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六、以执政兴国为使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整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执政资源 执政资源,是指可供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履行执政使命,提高执政效能,推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不断向前发展的各种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调动积极因素、整合执政资源的具体举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二是注重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出要“坚持五湖四海,拓宽视野选拔干部,广辟途径培养干部,满腔热情爱护干部,严格要求管理干部,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