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从“酱缸文化”看个性鲜明干部选任机制创新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周建章
日期:2012-06-08 11:23:01
真实意见,勇于打破常规;有的干事雷厉风行,言行不拘,特立独行。党的事业特别需要这样的干部,但是个性鲜明的干部往往犯错误的概率也大,平时暴露的缺点也比较明显。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个性鲜明的干部缺点也十分明显。因此,选拔任用个性鲜明的干部要做到知人善任,量才使用,用贤不求全。通才和全才毕竟是少数,过分的要求只会造成人才流失。二要大胆使用个性鲜明的干部。爱护莫过于善待,善待莫过于重用,重用个性鲜明的干部,坚持德才兼备,不能因瑕弃玉。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大才大用,中才中用,小才小用,科学合理地任用。要根据干部的能力素质,把其放在相应的岗位上。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岗相宜,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组织人事部门要多注重选拔那些有争议的干部,对于那些能力强、能吃苦、德性好、潜力大的优秀干部,积极为他们创业创新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让他们去化解矛盾、打开局面、赢得人心,让个性干部更好地健康成长、顺利进步。 二、选拔任用个性鲜明的干部要冲破“陈规陋习”的羁绊束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酱缸文化”要求人不能有个性,要有奴性,做事要循规蹈矩,好比八股文。毛主席曾经说过:“不能设想我们党有党性,而每个党员没有个性,都是木头”,“任何一项凡是我们要做的工作和事情中都有党性,也有个性”。如果整个干部队伍都是“千人一面”,任何时候都是“中规中矩”,党的事业就难以开拓进取。因此,如何看待个性鲜明的干部,能不能使用,如何使用,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一要扬其长而避其短。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干部的经历、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不尽相同,有长处,也有短处。个性鲜明的干部缺点更加明显,求全责备不但无助于克服短处,而且也压抑长处,很难达到用好干部的目的。古人云:“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用非所长,对干部本人、对党的事业都是一种损失。对于有个性的干部,要根据干部的能力、特长、兴趣、爱好,分配其做适合的工作,尽量做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使人尽其才。二要善于保护年轻干部的个性发展。对个性干部要多一些宽容谅解,少一些求全责备;多一些鼓励支持,少一些讽刺挖苦。要创造条件、营造环境,尽可能地把干部的个性保护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使其变成工作的动力和创新的活力。同时,考察个性鲜明的干部要坚持实事求是,充分走群众路线,对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了解,防止凭主观好恶,以己观人。“观人观大节,略小故”,要从思想上克服片面观念,全面看待和正确评价个性鲜明的干部。对这样的干部要看主流、看本质、看民意、看公认,看他们干什么、干得怎样。 三、选拔任用个性鲜明的干部要摒弃“好人主义”的处事哲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酱缸文化”,信奉“好人主义”和当“好好先生”,对有个性的人则会进行无情批判。个性很难用好与坏的标准来衡量,但不同的个性会对工作产生不同的影响。一要求和而不求同。优点突出的人,往往缺点明显;能力出众的人,往往个性鲜明。不怕干部有缺点,就怕干部没特点,特点就是个性。如果干部毫无主见,好人主义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