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领导干部“身边人”借势贪腐现象及防治对策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李衍华 日期:2012-01-12 11:22:26
权威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监督流于形式,对领导干部“身边人”不愿、不敢、不想监督和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惩戒失之于软,对领导干部“身边人”的问题避重就轻,故意回避或者捂着、盖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除非大案要案和迫于舆论压力,否则稍作检查就算过关,不痛不痒,形成不了威慑力。
  (三)根本原因:领导放纵。有的领导干部对“身边人”要求不严,重使用、轻教育、无监督,碍于情面,碍于感情,失教失察,失之于宽,甚至置政治纪律、工作纪律于不顾,不该让“身边人”知道的事情也让他们知道了,不该让“身边人”办的事情也让他们办了。有的领导干部对“身边人”的违纪违法行为视而不见,采取放任、纵容甚至庇护的错误做法,干扰有关部门的执纪执法行为,结果使“身边人”更加有恃无恐,加倍贪腐。有的领导干部自身贪污腐化,还要“身边人”打圆场、作幌子,打通人脉,疏通路子,“上梁不正下梁歪”,导致集体腐败、家族腐败。
  三、领导干部“身边人”借势贪腐的防治建议
  (一)廉政教育是重要前提,要通过教育提高人。凡心有所动,就会播下行动的种子。防治领导干部“身边人”借势贪腐,必须扭住教育这个基础环节,在领导干部及其身边人员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堤坝。一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廉政教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领导干部如果没有坚强的党性、高尚的品行,绝对不可能管理好“身边人”,也难以保证“身边人”不出问题。为此,要把廉洁从政教育贯穿于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的各个方面,促使领导干部把私欲降到最低点,把奉献升华到最高点。二要加强对领导干部“身边人”的廉洁教育。注意把握时机,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通过经常性、连贯性、长期性的廉洁教育,有效提高领导干部“身边人”的廉洁自律意识,让其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讲原则、讲规定、讲程序,不干预领导职权行使,做到处理事务不越界、不跨线、不离谱、不出格。
  (二)健全制度是重要保障,要通过制度规范人。严格完善的制度,可以弥补说服性的不足,消除随意性的弊端。为此,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和完善涉及领导干部“身边人”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细化考核标准,使操作具有切实可行性,使“身边人”有章可循、有标准可套。要进一步健全领导干部家庭财产定期申报登记、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情况报告和公示、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民主推荐和规范管理等制度,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完善、修正制度,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真正做到不折不扣,不变通、不扭曲、不走样,确保用制度管好“身边人”。
  (三)强化监督是重要举措,要通过监督制约人。有效的监督就如一张安全网,又似一堵防火墙,是防治领导干部“身边人”借势贪腐的灵丹妙药。一要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积极推行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党务公开,增强领导干部用权的透明度,使用人制度、财务制度等公开化、法制化,并建立具体的规则,保证权力不被滥用、借用、乱用,使领导干部“身边人”不能借势贪腐。二要加强对领导干部“身边人”的监督制约。积极探索多数人监督少数人的有效途径,把党内监督与人大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