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领导干部精神懈怠的原因与治理思路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于学强 日期:2011-10-31 17:39:25
,要创造群众监督领导干部精神状态的条件。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是通过他们的为人处事和办事能力体现出来的,是通过他们的业绩和德才状况体现出来的。所以,为群众监督领导干部精神状态创造条件,就要公开领导干部工作事项、工作过程和工作业绩,只有信息公开,才能有效监督。另外,若要构筑规避领导干部精神懈怠的民心工程,还需要丰富和完善各种载体,比如人代会、政协、群团组织、媒体等,并且需要这些载体形成良好的联动状态和运作机制。
  第三,加强能力建设,增强应对精神懈怠的肌体功能。精神懈怠是思想问题,但思想问题也是从社会实践中生成的,领导干部能力不足是产生精神懈怠的一条重要实践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便面临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和外部环境的考验,随着时代的推进,这些考验不仅没有消除,而且越来越严峻、越来越复杂。面对这些,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就提出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课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则从推进学习型政党的视角再次提出能力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我们的任务很重,面临的困难和挫折也会很多、很复杂。各级领导干部要以一种前瞻的眼光,科学判断和分析前进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保持对环境变化的敏锐感与反应,避免出现“温水煮蛙”式的精神懈怠。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作为领导干部,更是如此。只有每位领导干部都拿出自己的精气神来,去贪求廉,去庸求进,去懒求勤,去俗求雅,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进取的精神,才能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建功立业。学习是领导干部增强能力、提高素质和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的必由之路,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广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通过自主学习、互动学习、反思学习,不断转化学习成果,完善工作思路,提升工作本领,增强应对精神懈怠的肌体功能。
  第四,加强制度建设,筑牢防止精神懈怠的体制基础。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某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出现精神懈怠,除了自身因素之外,还有法规不健全、纪律不完善、制度相对滞后和制度执行力度不足等方面的原因。防止领导干部精神懈怠,还必须依靠加强制度建设来实现。一要建立健全制度规范。针对全面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和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和健全自己的法律规范和制度体系,不仅使法律制度与社会发展同步,还要与国际社会交往同步。通过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来消除某些领导干部的落后思想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二要加强制度的执行力。胡锦涛同志指出:“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党、这样一个大国,要维护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办成一些大事,保持社会团结和谐,必须有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必须纪律严明、令行禁止。如果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出现一盘散沙的局面,那就不仅什么也办不成,而且会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后果。”防止领导干部精神懈怠,实际上就是通过增强制度的执行力来让他们严格遵守法律制度和规范,避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
  总之,领导干部的精神懈怠是胡锦涛指出的“四大危险”之第一大危险,这种判断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对干部队伍建设的深切认知,也体现了其高度的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响应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