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降低竞争性选拔干部负效应的建议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胡安元 日期:2011-02-09 14:15:13
于“干”与“考”相脱节,使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体现得不够充分。在考的内容上,要始终坚持“考能”与“考绩”相结合,坚持“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根据岗位职责要求,科学设置资格条件和考试试题,充分运用民主测评、民意调查、个别访谈等办法,真正考出干部的德才。在考的方式上,要探索推行“考库”与“考岗”相结合,对考试成绩优秀的作为岗位差额考察对象,对考试成绩较好的纳入后备干部人才库,实行分类、动态管理,在日常干部调整时优先选用。在考的过程中,要大力推行“大评委制”、“多考官制”、全程监督制,试行基层服务对象和“两代表一委员”担任考官,真正让干得好的考得好、考得好的群众信服。

  三是要坚持“取”、“舍”有度,确保选人用人的导向化。分数的高低决定了推荐人选排名的先后,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立各环节分数的权重就非常重要。坚持凭实绩、看德才用干部是我们党干部政策的主要原则,这对于树立良好的用人导向和工作导向,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具有重要意义。要适当降低笔试、面试所占分值的比重,增加组织考察环节的量化打分,并确定适当比重,将考察内容细化分解为科学发展、关注民生和廉政建设等多项指标,实现考察内容的全程量化;对基层工作经历丰富、工作实绩突出的,可以实行“封顶奖分”。在讨论决定环节,要敢于“不唯分数选人,不以名次论英雄”。同时,适当扩大竞争性选拔职位的范围,加大正职人选竞争性选拔力度,加大重要岗位人选竞争性选拔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使真正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才能树立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

  四是要坚持“选”、“管”并重,提高干部工作的规范化。在“选”的过程中,要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做到阳光操作、公开透明。要着力改进提名推荐方式,科学界定参与推荐的范围,探索民主推荐票的分权数处理办法。要实行全程差额选拔,推行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票决,实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对“选”上来的干部,要加强跟踪培养和教育管理,适当延长考察期和监督期,促使其尽快胜任工作;对落选的干部,要加强关怀引导、教育劝导和帮助指导,尽快推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鼓励干部安心工作。在积极推进竞争性选拔的同时,对已有合适人选、业务重要而特殊、稳定要求较高、缺乏竞争性的岗位,要采取正常的选拔任用方式,做好不同层次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

  (作者系中共湖北蕲春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责任编辑 王 惠 
E-mail:ldkxwh@163.com  
电  话:0371 - 63910574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