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谨防幸福指数沦为“形象工程”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朱四倍
日期:2011-01-02 12:38:38
客观地说,在告别GDP崇拜的背景下,幸福指数成为一项考量地方民生、人文的软指标,这是执政理念的进步。相较于单调的GDP数字,关注人的心理体验与情感诉求的幸福指数更符合人性化的需求,更有利于创造健康的精神生活。重视考核幸福指数,说明发展理论与发展实践上升了一个层次,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但是,用幸福指数考核干部,并不意味着取代或忽视GDP指标,也不应该在GDP与幸福指数之间作非此即彼的选择。公众的幸福要以物质为基础,这就离不开GDP的增长。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正以超乎想象的热情投入到幸福指数考核中,有些地区将幸福指数与官员政绩直接挂钩,甚至出台了幸福指数一票否决制。但笔者观察到,有的地方在确定幸福指数时,想当然地设定一些和百姓幸福毫不相干的内容,将幸福指数调查统计变成了数字游戏,这样带来的只能是官员的幸福、纸面上的幸福。因此,我们应理性对待幸福指数,既要抛弃唯GDP论,又要研究建立科学的幸福指数考核及实施体系,将它作为真正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力工具。 (原载《领导科学》2010年12月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