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4月下期

“后扶贫时代”提升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效能的多理论视角透视/何土凤 叶子鹏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何土凤 叶子鹏 日期:2021-05-26 16:34:56
  
  【摘  要】驻村“第一书记”在扶贫政策执行中发挥着纽带和协调功能。从外部性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权力距离理论以及协同治理理论等理论视角进行透视,在“后扶贫时代”,需要增强正外部性效应和消除负外部性效应,破解不同政策执行者间以及政策执行者和受益者间的信息不对称困境,化解职能距离和情感距离难题,发挥各治理主体的协同优势,推进制度协同和科技协同,从而进一步提升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效能。
  【关 键 词】“后扶贫时代”;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效能
  【作者简介】何土凤(1992— ),女,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才与治理;叶子鹏(1993— ),男,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特聘驻站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为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2019年度重点课题“新时代中国青年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系研究”(课题编号:19TZTSKB007);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课题“粤港澳大湾区经验对雄安新区青年科技创新系统的启示研究”(课题编号:JRS-2020-6004)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21)08-0099-03

 

  2020年,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当,政策不留空白。在“后扶贫时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落实乡村振兴政策,仍然要求发挥驻村“第一书记”的纽带和协调作用。本文综合运用外部性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权力距离理论、协同治理理论分析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实践样态,以期在“后扶贫时代”提升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效能。

  一、基于外部性理论视角的思路前瞻
  外部性是由马歇尔在20世纪初提出的,可以分为对旁观者产生有利影响的正外部性和对旁观者产生不利影响的负外部性。实践表明,驻村“第一书记”在执行精准扶贫政策中彰显了完善政策顶层设计、拓展政策分析领域、提高政策执行效果三种正外部性的发生机理,而负外部性的三种发生机理则表现为竞争性的政策汲取、排他性的政策分配与分割性的政策评价。[1]
  1.增强“正外部性”效应。大多数驻村“第一书记”为社会提供的服务远远大于精准扶贫政策体系设计之初的期望收益值,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特征,这意味着其所帮扶的贫困户及村庄获取了大于成本支出的公共产品收益(经济效益)。也就是说,驻村“第一书记”发挥了领头雁作用,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提高贫困户的家庭经济收入,尽力助推全村脱贫,甚至带来了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等额外收益。有鉴于此,在“后扶贫时代”,需进一步完善扶贫政策和制度,保证驻村“第一书记”可以从政策和制度中获取不竭动力,激励他们更加扎实地巩固扶贫成果,促进乡村居民获得更多收益。为促进他们在特定体制内的生存发展需求满足和主观能动性发挥,可以对他们在未来工作中的额外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