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11月下期

行动者网络视角下虚假信息治理的困境与路径/韩 娜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韩 娜 日期:2020-12-14 16:12:52
  
  【摘  要】网络虚假信息损害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网络虚假信息治理是网络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行动者网络理论为网络虚假信息治理提供了理论框架。在人类行动者中,治理存在协同治理能力不足、网民媒介素养不高、平台自律规范不到位等问题;在非人类行动者中,存在规章制度不完善、治理识别技术滞后等问题。政府在虚假信息治理中,应发挥各行动者在信息传播过程治理中的主动性,通过健全治理协同机制、完善法治机制、推进沟通机制、构建技术保障机制开展协同治理。
  【关 键 词】网络虚假信息;行动者网络;协同治理;舆情;大数据
  【作者简介】韩娜(1985— ),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家安全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国家安全、网络治理。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网络政治视角下美国对华战略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19JKF204)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20)22-0031-03

 

  网络虚假信息治理是网络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社会治理是政府、社会组织以及民众等主体面向线上空间与线下空间互动交织的网络社会所开展的,以传达公共信息、化解社会问题、凝聚社会共识、构建社会秩序等为目的的社会治理。[1]行动者网络理论作为一种社会建构和政府治理的研究理论,为网络虚假信息治理提供了理论框架。本文通过分析各个主体之间的连接点和行为困境,建构克服行动障碍的路径,以形成稳定的虚假信息治理行动者网络联盟,共同推进网络社会的治理。

  一、行动者网络:网络虚假信息治理的理论框架
  行动者网络理论源自20世纪80年代的科学技术研究传统,它认为任何既定的社会“现实”都是一系列复杂关系互动的产物。[2]它改变了世界二元对立的思维框架,强调关系主体、相关主义及其之间的建构。行动者网络理论以“广义对称性原则”为基准[3],以行动者、强制通行点、转译、网络为主要构成要素。
  在行动者网络理论中,行动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非人的存在和力量。在广义对称性原则指导下,行动者被理解为科学实践中的一切要素,包括知识、法律、政策、观念、信息、思想、文化等。所有行动者状态的改变,都会影响到整个网络的演进和状态。网络社会中的虚假信息治理不仅包括政府、用户、媒介组织、公民社会、政府管理部门等人类行动者,还包括各种法律规范、制度、算法技术、信息基础设施、资金、信息等非人类行动者,这些构成了虚假信息传播网络,同时也是治理的行动者网络。尤其是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虚假信息治理需要多主体协同合作,共同参与到网络虚假信息传播过程的治理中。
  行动者网络的建构者通过界定其他行动者的兴趣、目标和合作障碍,进行转译,从而将他们纳入网络。转译过程就是行动者网络的形成过程,任何行动者都是转译者。在转译过程中,转译者会改变或者扭曲行动者的意义,通过强制通行点确立、利益赋予与征召、障碍识别和网络形成实现网络建构。人工智能推进的媒介化社会在提升信息流向和流量有效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虚假化、社会偏见化、社交茧房化等问题。在虚假信息治理上,可通过对人类行为体利益的协调和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