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2月下期

邻避事件的风险演化机制研究——以M市P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例/陈 辉 柳泽凡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陈 辉 柳泽凡    日期:2021-04-01 17:01:39
二)邻避行动开展
  2014年4月,项目规划地周边村民和城区居民向市规划局递交一份2万多人的联名信,公开反对项目建设,同时也有23名群众针对公示文件提出听证申请。虽然规划局当日接受申请,但迟迟未有正面回应。
  环境风险转化为社会稳定风险的第二个关键节点是公众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邻避诉求。邻避问题如果仅仅停留在情感层面,并不会对政府构成实质性压力。公众只有将邻避态度转化为邻避行动,才会引发连锁反应,将环境议题转化为治理问题。
  邻避行动是民众通过向媒体投诉、信访等方式表达邻避情绪、维护环境利益的过程。P项目事件中,政府公示项目信息后,相关群众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向有关部门提出咨询、质疑或表达反对意见。此后发生的万人签名活动意味着邻避行动的升级,诉求表达已经转化为有组织的集体行动。大规模的邻避行动得以开展,涉及以下两个问题。
  1.组织动员问题。联合签名活动于2014年4月中旬开始,环保志愿者起到了关键的组织动员作用。他们组建QQ群交流信息,并在周末组织车队到M市区开展活动,宣传二英的毒性和危害,宣传垃圾焚烧对空气质量的严重影响。这些有组织的宣传活动产生了双重效果。一方面,通过签名活动将分散的反对态度汇集起来。先前大多数人只是个体发表反对意见,现在演化成有组织地表达主张和诉求。另一方面,通过宣传活动,让更多市民知晓此事,从而扩大事件的影响范围。
  2.行动策略问题。一项行之有效的邻避行动不是简单表达自己的反对态度,而是必须有恰当的行动策略。在P项目事件中,居民在提出邻避主张时有策略上的考虑。在听证申请中,群众态度的核心内容并不是“不要建在我家后院”,而是“不适合建在我家后院”。与动员公众签名时强调垃圾焚烧危害性不同,环保志愿者在向政府表达诉求时,不再纠缠于垃圾焚烧有害的技术问题,而是将矛头指向“规划公示信息不完整”“选址缺乏科学论证”等程序性、科学性问题。对于邻避行动者来说,这种策略性转化有利于将行动议题从“不要怕”和“我怕”的低效讨论中摆脱出来,从而集中探讨项目本身的合法性问题。伴随着公众邻避情绪的不断高涨,项目规划地村民的愤怒感也在积聚。从2014年4月下旬开始,每天都有一些当地群众到X地办事处的院子中表达抗议。与签名表达抗议不同,这些小规模的抗议有愈演愈烈之势。相关部门依然没有明确答复。伴随着群众质疑、忧虑和恐惧的不断升级,不满情绪反复发酵和蔓延,为邻避事件爆发埋下了伏笔。
  (三)邻避事件爆发
  从2014年5月7日开始,陆续有村民向项目规划地聚集。5月8日,M市政府组织召开垃圾处置媒体沟通会。5月9日,区政府发布《关于P项目的通告》,承诺“在项目没有履行完法定程序和征得大家理解支持的情况下,一定不开工”。迟来的承诺并未平复群众情绪,5月10日爆发冲突事件。在政府多部门的紧急协调和处理下,事件于11日凌晨平息。
  从前期相对平和的诉求表达到冲突剧烈爆发,邻避行动的性质已经发生质变。聚集群众诉求表达愈发缺少克制,行动从体制内转化到体制外、从理性转变为非理性,促使社会稳定风险的升级和爆发。
  同其他邻避冲突事件类似,P项目事件在冲突过程中有两个突出特征,即高度情绪化和弱组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