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精彩阅读

改革也需要“成本核算”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领导科学 日期:2012-08-06 15:22:38

 

  近日,有两个关于“改革阻力”和“改革成本”的报道值得评说:一个是温州车改因“大刀阔斧”备受关注,但高额“车补”是否涉嫌“变相福利”也引发一些质疑。温州市经信委某负责人坦言,人们对公车改革的期望值很高,但对大多数干部来说,毕竟公车象征一种待遇,用差异化的补偿能“减少改革的阻力”;另一个是湖北武穴市教育局人员超编一倍左右,该教育局局长在接受采访时,也为这种现象找到了理由——50岁的人退二线,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所以给他们发工资“也是改革的成本”。
  改革成本究竟应该怎么算?显然,改革成本不能仅从既得利益者内部的视角来考量,它需要走出“本位主义”。道理很简单,改革成本是具有转移效应的。倘若改革过于注重减少内部压力、追求稳定,那么它必定会将改革压力转移给社会,从而让改革遭遇更多的阻力,令改革的整体成本变大。
  具体到公车改革和超编治理上,为了当事者情绪稳定而发高额车补、使机构臃肿两倍以上,它看似减少了内部的阻力成本,却增加了纳税人为之付出的经济成本、社会对制度设计者的心理失望成本,乃至公车改革和超编治理被拖延的时间成本。相对于短期的、小圈子的稳定,这实在是得不偿失的。
  一些改革探索者异口同声的“必要成本”回应,无疑是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改革在进行,对改革阻力的认识要刷新,改革同样也需要一场“成本核算”,这样的核算必须让公众作为主体更多地参与其中。否则,当利益再分配时,种种“必要成本”式的借口必会层出不穷。
  (摘自2012年7月10日《新京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