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精彩阅读

国民建设是现代国家建设的基础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领导科学 日期:2012-07-09 13:06:52

  一个良好的政治体制不仅应当阻止“文革”这种剧烈的政治创伤,而且也应当阻止公权腐败,至少是阻止巨贪、群贪这种对社会具有重要影响的政治创伤。在总结历史和现实的教训时,人们从领导体制、意识形态、历史文化、经济体制等角度进行了反思,但国民角度的反思尚做得不够。
  国家与国民互相依存、互为一体。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国家。政治体制刚建立的时候可能十全十美,但如果缺乏相应的国民基础,最终也会变得漏洞百出。反之,如果具备良好的国民基础,一种起初存在缺陷和弊端的政体也会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国民建设是现代国家建设的基础,国民精神是一种更加持久的政治纠错力量。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对于国民建设的重要性早有认识。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亡日本,痛定思痛,深感国之大患不在于保守势力有多强大,而在于国民奴隶性之积重难返。基于这种认识,梁启超身体力行,自号“新民子”,创办《新民从报》,力主“新民”之说,以提升中国人的国民精神。在他的倡导下,产生了一大批以国民精神相号召的救亡启蒙人士,同时,国民精神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提振。到1905年时,“国民”已成为国内人尽皆知的一大名词和行为准则,国民精神开始对现实政治形成强烈的冲击,始于1903年并持续至1911年的“保路运动”便是明证。但是,出于各种原因,国民建设工程没能走得更远。
  (摘自《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5期,郭忠华/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