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如何看待改革中的习惯性质疑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领导科学 日期:2010-08-12 09:36:48

  目前有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只要有改革措施出台,公众总会发出习惯性的质疑。对此,该如何看待呢?习惯性质疑的形成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政府主导的改革进程缺乏民众参与。公权部门主导意识过重,平等理念缺位,独角戏式的改革难以吸引公众的参与热情。改革的制度设计、讨论修改、监督管理,民众都没有真正参与其中,甚至连知情权都得不到保障。如此,质疑之声自然也就在所难免了。另一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公众,在改革进程中形成了一种“被剥夺”的感受。比如在通信、铁路、航空等领域,缺少竞争的垄断体制造成了价格高、服务差的问题;在医疗、教育等领域,由于过度市场化同样造成了收费高、负担重的问题;房地产就更不用说了,看看亢奋的房价和富豪榜上越来越多的地产商名单,就足以使民众产生这种被剥夺感了。

  可见,习惯性质疑并非公众神经过敏,而是社会生态最脆弱的底层民众用投否决票的方式发出的改革参与诉求。这种参与诉求与改革诉求一样,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改革的财富,应该为政府部门所珍视,并善加引导使之成为推进改革的原动力。要想消除公众的质疑,就要加大改革的透明度,并建立合理的博弈机制。只有不同诉求都拿到公平的平台上进行博弈,才能使社会各个层面的利益都得到保证。闻过则喜,闻疑则释,秉承这样的理性,公权部门就会在改革中取得民众的支持和拥护,从而消除质疑之声。

  (原载《领导科学》2010年7月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