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领导力追问与思考/周 敏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周 敏 日期:2024-03-19 09:14:32
代化的实现模式可以是多元的,并非唯一的。“从大的道路模式来看,成功转型的现代化道路主要有三个:以英美为主的盎格鲁-撒克逊海洋文明模式、以德法为主的欧洲大陆模式和以日韩为主的东亚模式。”[11]所以,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推进现代化事业的领导力,西方也不是唯一的模板。从中国近代史角度看,中国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农民起义、科技救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改良运动、资产阶级革命都没有能够给中国找到出路,都没能实现国强民富、国泰民安的目标,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后,才结束了这段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落后历史。统观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党、领导者带领中国走出国家困境的过程,展示出其强大的领导力。
  从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角度看,新中国也曾经犯过照抄照搬苏联重工业化计划经济模式的错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调整了国家战略,转变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方针,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此后,中国沿着现代化的道路一路前进,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和建设党,表现出自我革命和自我纠错的强大能力,表现出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这些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宝贵经验,也是在新时代开启新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资源。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强有力的领导,中国共产党自然担负起这一领导使命,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二)基于现实逻辑的领导力开发:平衡和发展
  从空间看,中国式现代化一定是发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现代化,它所有的政策背景必须基于中国国情。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五个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个特征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领导这场现代化改革的清醒认知和清晰判断。这些独属于中国的国情,对领导这场现代化改革的领导力同样提出了要求。首先,它是追求平衡的,在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之间、精神和物质之间、贫富之间、人和自然之间、中国和世界之间,需要统筹兼顾、整体协调,这种多方平衡和协调需要强大的战略领导力去实现。其次,它是追求发展的,坚持问题导向、重视制度建设、狠抓落实、人才支撑等,体现出务实和高效的执行力。平衡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平衡的结果,所以,中国式现代化最终落脚在发展上,是否能够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现代化进程中领导力强弱的重要评判指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无论从宏观、中观还是微观层面,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的领导力都是脚踏实地的现实构建和具体关切。
  (三)基于文化逻辑的领导力转化:中国元素,现代要素
  现代化虽然肇始于技术进步和物质丰富,但最终的归宿是人的幸福和世界的和谐。因此,现代化与文化之间一直存在一种张力,现代化进程会受到历史文化的助力或羁绊。中国作为后发的现代化国家,要正视这个问题,要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辨析和审视,既要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优势基因,又要扬弃那些非现代性的因素,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进行融合,生成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