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7年8月中期

“五位一体”社会治理体制中的追随力要素研究/刘晓燕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刘晓燕 日期:2017-10-16 09:19:59
  【摘  要】我国“五位一体”社会治理体制中的追随力是指政府、社会组织及公众等社会治理主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公共利益至上和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原则,以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必备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具体包括向心力、决策力、执行力、判断力、协同力、服务力、发展力和创新力八大要素。需要通过加强党委的领导力、发挥政府双重角色作用、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和提升公民能力等途径提高各治理主体的追随力,以形成更强有力的合力来提升党委领导力的效能。
  【关 键 词】社会治理体制;五位一体;追随力;要素
  【作者简介】刘晓燕(1985— ),女,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政府治理。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7)23-0035-04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构建了“五位一体”社会治理体制,为提升我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情境下,“五位一体”社会治理体制明确了各治理主体的角色和职能,强调了党委的领导地位,而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相应从属于追随地位。在这一社会治理体制中,要实现我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既需要党委领导力的发挥,也需要其他社会治理主体追随力的共同作用。因此,有必要对“五位一体”社会治理体制中的追随力进行进一步探讨。
  一、追随力与社会治理体制中的追随力
  追随力研究是在领导学研究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从研究阶段来讲,主要经历了以领导学为中心的追随力研究、以追随者为中心的追随力研究和以追随力为中心的追随理论研究。就研究对象而言,逐步实现从研究追随者向研究追随力的转变。
  领导与追随是共生的,存在领导角色和行为就必然存在追随角色和行为。在“五位一体”社会治理体制中,“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表述清晰地界定了党委的领导角色和职能,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自然成为追随群体,产生追随行为。只是这一治理体制中的追随行为与个体的追随行为以及企业管理中的追随行为具有较大差异。就与个体追随行为比较而言,一方面,治理体制中的追随力最终呈现的是所有群体成员个体追随行为的合力,而不是单个个体的追随力,在形成合力的过程中会出现个体追随力之间的融合和冲突;另一方面,与个体的追随力相比,群体的追随力更具有层次性。Dixon和Westbrook采用TFP(The Followership Profile)对Chaleff提出的五种勇气行为进行测量,证明了组织所有层级中都存在追随行为。[1]个体的追随力是单层次的,而治理体制中的追随力包含个体的追随力和组织或者群体的追随力两个层次:一是由个体追随其所在的组织或者群体以形成追随力的合力,二是由这些组织或者群体的追随力合力再整合形成对党委的追随力。就与企业管理中的追随力比较而言,企业追随者的行为特征主要包括理性追随动机,积极支持领导工作包括指出领导错误,能够独立灵活应对竞争变化和挑战,与领导者保持良好的工作沟通和情感交流。[2]而社会治理体制中的追随力与企业管理中的追随力相比,更加强调公共利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