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7年7月中期

政府组织内部上下级之间工作机制不合理的防避对策/付 超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付 超 日期:2017-08-01 18:58:25
  【摘  要】上下级之间工作机制直接影响组织工作绩效、下属的角色外行为、工作满意度以及离职倾向,对政府组织而言更是如此,不仅关系政府形象,更关乎公共行政目标的实现。当前,政府组织内部上下级之间工作机制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政策制定机制不合理、执行机制不合理、考核评价机制不合理、沟通协调机制不合理等方面。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官僚制组织因素、传统文化因素、公共行政目标因素、心理因素等。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推行清单制度,明确上下级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二是要完善行政决策机制;三是要完善下级晋升机制;四是要完善公务员考核机制;五是要完善上下级沟通协调机制。
  【关 键 词】政府组织;上下级工作机制;对策
  【作者简介】付超(1981— ),女,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政府管理及领导科学。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7)20-0056-03
 
  上下级之间工作机制直接影响组织工作绩效、下属的角色外行为、工作满意度以及离职倾向,对政府组织而言更是如此,这不仅关系政府形象,更关乎公共行政目标的实现。但在实践中,由于上下级之间工作机制存在的种种弊端,对公共利益的实现与维护产生了严重阻碍。
  一、政府组织内部上下级之间工作机制不合理的表现
  (一)政策制定机制不合理
  1.决策模式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领导决策的模式在结构和程序上都是封闭的,这种依托于计划经济的决策模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随着环境的变化,封闭式的领导决策模式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弊端,与社会发展的步伐格格不入。[1]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这种几乎忽略下属参与及政策执行性的高高在上的脱离公众的少数人决策模式加大了上下级之间的隔阂与间隙,是上级决策不接地气的直接原因。第二,缺乏下级参与的决策会导致决策本身的下级认同问题,致使决策执行走样。第三,下级缺位的决策难以做到及时反馈和纠错,导致下级执行不能忠实于上级决策初衷。
  2.决策主体不合理。一是决策主体单一化。有效影响决策过程和决策结果的是少数上级,下级参与度不够甚至直接缺位。一段时期以来,政府决策缺乏真实有效的下级参与,决策往往被上级垄断,下级在不认可上级决策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情况下,仍会迫于上级权威服从上级决策。二是决策主体的影响力有限。随着下级参与意识的觉醒与监督的日益完善,特别是迫于社会监督的压力,不少政府组织在行政决策中,会主动要求相关部门、下级代表、专家学者、社会公众等参与到决策过程中。但在实践中,这些参与者并不能真实有效地影响上级决策,他们在决策过程中更多地扮演“旁听者”及“表决器”的角色,这样的决策本质上仍然是上级决策。
  (二)执行机制不合理
  决策者与执行者的完全分离,导致行政执行走样,执行效果与执行初衷不符。实践中,出于对上级权威的惧怕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下级对上级决策阳奉阴违的现象并不少见,表现在行政执行中,可以分为抵触型、僵化型、滞后型、折扣型和结构型等行政执行。[2]由此可见,下级有效参与的匮乏导致下级对决策合法性与合理性丧失认同感,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