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7年1月中期

2017年1月(中)学术推介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领导科学 日期:2017-03-15 17:22:25
  廖丽丽在《后工业社会行政文化重构的驱动因素及其实现路径》一文中分析指出,后工业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全球化的推动、社会组织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驱动着行政文化的重构。后工业社会行政文化的重构路径:一是从全能政府走向有限政府。全能政府在市场上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而有限政府有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责任,但政府不应承担公民生存和发展的无限责任。二是从人治行政走向法治行政。人治行政是权力至上,统治者支配着国家行政权力,并制定和执行法律。要实现行政文化的法治化,必须树立法律至上的思想,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约束意识,树立保障公众权利的意识。法律必须反映社会成员中多数人的利益,消除行政权力至上的思维和对行政权力的高度依附性。三是从管制行政走向服务行政。管制行政因过于强调专业化分工,导致政府缺乏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出现行政效率低下、官僚主义盛行、政府规模膨胀等问题,不仅使国家财政负担过重,而且引起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服务行政指政府把服务作为一种价值追求,以为社会和公众服务为导向,运作高效、权力有限、民主参与、注重责任。四是从保守行政走向积极进取行政。保守行政文化忽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追求公共行政的发展和创新,造成行政效率低下。积极进取的行政文化高度分权、高度法治化,公务员素质空前提高,能够运用手中掌握的行政权力,自觉主动地为公众服务。五是从经验决策走向科学决策。经验型行政决策是行政领导者个人做决定,容易造成领导者个人专断,导致行政决策失误。科学型行政决策从属于智能技术理性、决策参与主体多元化、遵循正义原则,更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广大公众的根本利益。
  王奎明、王宁在《依势抗争——我国邻避运动抗争逻辑的一个解释框架》一文中指出,已有的立足于农民抗争问题提出的“以法抗争”与“依法抗争”解释框架,对我国邻避运动抗争逻辑的解释力不足。作者研究提出了依势抗争的解释框架,依势包括三方面内容:整体抗争形势解释了“为什么邻避运动中街头抗议已然成为常态”,政府维稳态势解释了“为什么理性抗争成为民众的抗争策略”,抗议过后局势以及政府与民众维稳共识的存在解释了“为什么存在抗争失败的情况,同时抗争失败与抗争成功的案例在抗争周期和抗争强度上差别不大”。相比于“法”本身客观价值判断的明确性,依势抗争“势”的客观价值性判断较为模糊,但“势”与民众的主观性价值判断密不可分,而这一主观性价值判断包括民众自身利益与客观环境两方面的内容。正是基于这两方面的综合评估,民众可以对其抗争行为进行选择。基于邻避运动本身主体的多元性、抗争行为的复杂性以及所针对的环境问题的特殊性,笔者认为依势抗争可以对民众的抗争逻辑进行更为全面的解释。政府与民众维护社会稳定共识的存在,根本上决定了民众的抗争周期与激烈程度,进而决定了民众对于抗争结果的接受程度。对于政府而言,应该客观看待民众的抗争行为,大可不必视其为洪水猛兽,民众并无意通过激烈的街头抗议危及社会稳定。这恰恰为政府与民众的合作提供了兜底性保障,政府应该让民众充分参与论证邻避设施设立的整个决策过程。只有充分公开信息,才能够消除诸多不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