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8年5月中期

“职场囚徒”心理与管理缺位的交互影响及治理之策/万晓光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万晓光 日期:2018-06-07 17:00:47
  【摘  要】“职场囚徒”心理下,组织成员处理相关事务将完全基于利己思想而不惜损害他人与集体利益,这源于管理过程中认知引导缺位所引致的逆向选择行为、激励机制低效所引致的贡献度不足、权责机制乏力所引致的利益分配不均及安全感不足所引致的信任度降低。为防范“职场囚徒”心理,领导者应积极构建合作成员间必要的信任感,创立有效的个人“资产”保护方式,并重视个人信誉成本的积累。
  【关 键 词】“职场囚徒”心理;管理缺位;信任感;个人“资产”;个人信誉成本
  【作者简介】万晓光(1979— ),女,海南医学院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基金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健康养老产业视域的‘候鸟老人’健康管理服务需求研究”(课题编号:20167257)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8)14-0033-02
 
  创新发展的当下社会,思维的灵光一现和具体行动创新,均格外强调团队协作所带来的“超额”动力。这就必然要求职场成员间具备基本的信任感和奉献精神,愿意以适度的让步确保集体利益的最大化,而非“职场囚徒”心理下为追求自我最好而不惜损害他人利益。这也就必然要求组织领导者采取科学、高效的管理措施,充分发挥引导者与监督者的管制、激励和制约效用,规避“职场囚徒”心理的产生。
  一、“职场囚徒”心理作用于工作行为的机理
  从“囚徒困境”的本意来看,其所强调的是在利益博弈过程中,由于信息难以实现绝对的对称,使得身处困境中的个人在利己心理下做出最有利于自己但损害集体利益的选择。[1]而这种优先利己和不惜损害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心理又会进一步引致管理的乏力甚至是失灵。在现实中,“职场囚徒”心理下员工工作行为的不良取向首先表现在对奉献精神的完全放弃,即面对需要组织成员共同协作处理的事务,个人基于完全利己的思想,关注和在乎的不是最终的结果如何,而是自我在协作中的获利多少,更确切地说,就是利己的个体希望自己从事最轻松、最少量的事务,而将繁重的事务留给他人。一旦这种享受自我的目的无法实现,那么,个人宁可破坏整个组织事务的推进也绝不“吃亏”或“多做”。
  二、管理缺位下“职场囚徒”心理的产生和反馈路径
  (一)认知引导缺位所引致的逆向选择行为
  在“职场囚徒”心理生成过程中,不明确对方的选择是导致行动者彻底采取利己行为的直接诱因之一,即信息不对称环境下,行动者在无法准确知晓其他职员的选择的情况下,为确保自我不吃亏,必然首先保证自我支付的最小化。这事实上源于领导者在认知管理上的缺位,其无法通过构建必要的信息沟通与传递渠道,使身处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切实感知未来的发展规划、当下的激烈竞争和曾经的付出奉献,进而使成员做出不利于组织发展的逆向选择。可以说,来自认知管理的不全面性和乏力,所直接诱发的正是职场成员选择上的相互猜疑、故意试探、拖延等待和停滞观察,他们均希望待至合作方有行为表示后再进入合作状态,而一旦感觉出现独享或多享征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