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8年1月中期

制度设计的理想化陷阱与规避之策/蔡永森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蔡永森 日期:2018-02-06 10:08:17
者;在试验和修改阶段,则应秉持谦虚态度,积极调整不完善、不恰当之处。只有顺应事物发展过程,不断调整自我身份,方能确保最终制度体系的科学构建,也才能有效规避理想化陷阱。再次,领导者在评价制度体系时也应以多方位视角对其进行审视,结合外部环境以及既定制度体系的现有效力,科学评价规章条令在应对问题、现象过程中的效用,不一味苛求其对问题的完美解决,而是客观认可其所表现出的积极的一面,对于尚不理想之处则作为后期修改、调整的关键点。若只是以单一的完美标准评析制度体系,那么任何时候都无法达到既定目标,整个制度设计就会陷入对理想化的持续追求中。
  (五)充分履行引导、管理职责
  对于不同行为主体行为的统一来自制度的高效规范,但更决定于领导者的能力发挥与责任履行,前者仅是外部辅助手段,后者才是主导因素,反客为主就会导致制度设计目标的拔高和领导者职责的懈怠。这就要求,第一,领导者必须认识到自我的引导职责具有不可替代性,且这一引导效用的高效发挥主要来自自我能力的持续提升,而非制度规范的不断完善,无论如何苛求制度体系的全面与万能,都无法取代自身职责的充分履行。第二,领导者在运用制度工具时应把握适度原则,要明白不是所有的刺激或奖惩行为都能带来预期效果,更不是完美的制度体系就能实现对下属的完全管控,领导与下属间的情感沟通不可或缺,通过彼此间精神上的充分沟通将更能实现目标的统一和行为的一致,且这种情感交流同样是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切实履行的职责之一。第三,领导者在客观认识制度体系无法全面、通用和万能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明确自我管理职责的充分履行恰恰可以成为有效的补充手段,通过自我主观引导与制度体系客观辅助的共同作用,最终实现组织的持续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 于小曼  
  E-mail:ldkxyxm@163.com  
  电  话:0371  -   63861565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