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8年1月中期

政府公共决策中民意吸纳的优化路径/李书巧 李 寒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李书巧 李 寒 日期:2018-02-06 09:18:33
链接技术和搜索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和搜寻成本显著降低。政府可以借助互联网,通过技术手段创建“过滤器”,将“过滤器”置于网络环境中,对民意进行初步筛选,从而降低汲取有效民意的成本,提高决策效率。
  四、长尾理论在政府公共决策民意吸纳优化中的运用
  (一)民意“长尾”的充分开发
  政府公共决策民主化的有效体现,就是要充分吸纳民意,使政府公共决策者在绝大多数民众合理意见的基础上做出符合公共利益的决定。但在现实中,由于政府传播的低效率、利益的模糊性、政府的回应力度小等原因,民意得不到充分表达,民意吸纳遭到阻滞,从而不利于公共决策民主化的实现。在公共决策中,若要得到民意的充分表达,就要对民意表达的“长尾”进行合理开发。
  1.加大对公共决策的宣传力度。在公共决策中,要争取更多民意的表达,前提就是保证民众对公共决策的知情权。首先,政府应转变传统的传播观念。互联网的发展,使信息传播突破了地域和时空的限制,政府应开展阳光政务,让更多的民意得到表达。政府应转变利用媒体进行单项传播的观念,充分意识到媒体在政府和民众之间进行双向交流的重要作用。互联网时代,媒体已成为政府与民众进行双向交流的重要桥梁,并且“两微一端”上的政务新媒体日益活跃。根据人民网公布的《2016年中国优秀政务平台推荐及综合影响力评估结果通报》,2016年,58.9%的国务院部门、90.6%的省级政府、90.6%的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以及超过60%的地级市开通了政务微博或政务微信,较之2015年均有了较大的提高。与此同时,超过55%的国务院部门、96.88%的省级政府、84.38%的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以及超过60%的地市均开通了移动客户端。其次,政府应与时俱进,掌握符合时代发展的新技术,通过多渠道获取民意。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新技术的发展更是如雨后春笋般突飞猛进,政府应提高利用成熟新技术的能力,加大对政府公共决策的宣传力度,促进民意的充分表达。
  2.明确公共决策受众的利益相关性。公共决策涉及多元化的利益群体,其中的利益相关者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进行积极表达和争取。所以,在公共决策中,政府应该让公共决策所涉及的群体明确其利益相关者的身份,从而促使利益相关者为其所应拥有的利益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宣传中,政府要对公共决策进行详细的客观描述,尤其要突出其利益相关性。需要说明的是,政府突出公共决策的利益相关性,并不排斥非利益相关者的民意表达,非利益相关者的建言献策和客观表达仍为政府所接受。
  3.加大政府的回应力度。政治冷漠现象在政治社会中一直存在。造成政治冷漠、民众不愿表达民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对于民意的回应性太弱。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众的政治意识逐渐觉醒,民众的参政意识和表达民意的意愿都在增强。但由于政府对于民意的回应力度小,民众认为自己在公共决策中的影响力太小,甚至没有影响力,从而抑制了民众表达意见的意愿。因此,政府应注重对民意的回应,加大对民意的回应力度。针对民众在政府公共决策中所发表的意见,政府无论是采纳还是拒绝,都要给出详尽解释。尤其是对未采纳的民意,政府更要进行合理的解释,尽最大努力取得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对于所采纳的民意,政府要落到实处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