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8年1月中期

“央强地弱”:农民政治信任的层级差异研究/璩甜甜 肖家美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璩甜甜 肖家美 日期:2018-02-06 09:15:57
  【摘  要】作为衡量民众政治参与状况的重要指标,农民政治信任度关乎国家治理绩效。政治信任具有层级性差异,即农民政治信任度与政府层级呈正相关关系。社会转型期,“央强地弱”信任级差归因于利益分化、央地资源掌握程度、压力型体制及政治社会化等因素,并影响地方政策执行、社会稳定、社会信任及国家治理能力。为此,从基层治理能力、普遍信任、央地财权事权划分、惠农政策与基层反腐、利益表达机制等路径解决农民政治信任层级差异问题迫在眉睫。
  【关 键 词】农民政治信任;层级差异;“央强地弱”
  【作者简介】璩甜甜(1994— ),女,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基层民主与政治学理论;肖家美(1989— ),男,四川文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基层治理与政治社会化。
  【基金项目】2016年国家级、四川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转型期我国农民政治信任与权益维护方式研究——基于S县的实证分析”(项目编号:201610638038);2016年国家级、四川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权力的文化网络视域下羌族乡村治理研究——基于四川省阿坝州J村的调研分析”(项目编号:201610638043);2015年西华师范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空洞化背景下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机制研究——基于安徽省金寨县农村养老服务现状调查”(项目编号:427256)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8)02-0009-04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回顾
  (一)研究缘起
  政治信任作为一种政治现象,是对政治生活中各种信任关系的描述。政治信任可以界定为“公众对政治体系相信、托付、期待和支持的一种政治心理现象”[1]。从对象上来说,政治信任有宏观和微观之分。宏观上的政治信任包括对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精英、公共政策以及公民之间的信任等;[2]微观上的政治信任仅指政府信任,即公民对政府组成人员、公共物品、公共服务以及政府部门等的信任。直至20世纪70年代,政治信任才引起西方学者的广泛关注,如帕特南、纽顿等。齐美尔(2002)曾指出,“离开了人们之间的一般性信任,社会自身将变成一盘散沙”。国内对于政治信任的广泛关注源自福山(2001)《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一书的出版。福山提出了高信任度社会和低信任度社会,并指出中国属于低信任度国家。
  信任被视作政治资本的内核,也是政党执政的基石和政权稳定的保障,信任度低等同于民众对政治体系或政府行为的期望及评价低,政府政策制定与执行的阻力会增加,并附带更高的社会成本。[3]作为公民文化的重要维度,同时也是社会资本的核心构成要素,政治信任在现代政治系统中扮演着相当关键的角色。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面临许多新问题、新环境,民众的心理预期与政府及政治系统的运作之间存在一定落差,民众对央地政府的信任程度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二)研究回顾
  国外对于农民政治信任的级差现象早有论述。在西方国家,居民普遍对距离自身最近的地方政府的政治信任度较高,除了看得见、接触得到且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还归结为地方自治的历史传统,民众能够直接影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