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7年11月中期

反腐模式的转型:从“制度—文化”走向“制度—文化—个人”/金 飞 刘成晨 陈建平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金 飞 刘成晨 陈建平 日期:2017-12-06 10:44:16
绝”。要想从根本上铲除腐败,建立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法律制度上的阻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需要的一点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要拒绝腐败。特别是党员干部,更要守纪律、讲规矩、作表率,做到为官执纪,对人不对事;秉公办事,不论亲疏远近;公平公正,推己及人[9]。
  第三,个人与“制度—文化”可以形成环环相扣的反腐机制。个人是一种行为主体,从上文的分析来看,既可以是制度的执行者,也可以是腐败的践行者;既可以是传统文化的秉承者,也可以是传统文化的背叛者。所以,就“制度—文化—个人”框架而言,各个因素并不是一个分离的状态,而是融合为一体,彼此有着联系。制度可以塑造出文化,文化也可以让个人形成遵守制度的意识,个人又可以优化制度。环环相扣,从而形成更好的反腐机制创新。
  所以,从“制度—文化”入手进行反腐,不能把个人置于门外,不能不顾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生”和“个人的能动性”带来的角色变换,要想扭转现在的变相腐败,就需要在“制度—文化”的反腐高压态势下加入个人因素。让个人成为拒绝腐败或监督腐败的执行者,从而让个人和“制度—文化”融为一体,环环相扣,进而做到宏大层面与精细层面的双重治理,实现“三位一体”的系统性的反腐模式创新。
  总而言之,如果每一个个人都可以成为净化政治生态的一员,并为此做好自己,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相信腐败面积、腐败程度、腐败规模等都会转好,从而“不断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
  四、小结
  我们之所以要思考反腐模式转型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必须全党动手一起抓。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在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反腐关键期,本文提出将个人因素纳入“制度—文化”的反腐体系中,不失为一种新的反腐思维与反腐模式创制,它有利于我们创新反腐机制,从而更大程度地遏制腐败。同时,这样的转型,也意味着反腐需要从一个比较宏观的层面转型到精准化的层面——个人层面。把“个人杜绝腐败或监督反腐”建设好,把制度反腐、文化反腐建设好,并融为一体进行腐败治理,既有利于全面从严治党,也有利于回应人民的期盼。
 
  参考文献:
  [1]李抒望.腐败与反腐败的文化维度[J].学习论坛,2012(3):53-55.
  [2]朱联平.治理腐败的文化路径[N].学习时报,2015-09-03.
  [3]刘晨、陈建平.隐形的政治:高压反腐下的腐败变形与“腐因”再分析——基于网络田野调查的案例讨论和分析[J].党政研究,2017(2):80-86.
  [4]刘晨、陈建平.网络政治、群众路线与反腐体系的转型——以“杨达才案”为个案的考察[J].领导科学,2015(26):60-62.
  [5]Giddens, Anthony. Capitalism and Modern Social Theory: An Analysis of the Writings of Marx Durkheim and Max Weber[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1.
  [6]辛士红.该“得罪”时就“得罪”[N].人民日报,2017-01-10.
  [7]张锁庚.腐败和制度的互动[J].南京社会科学,1998(9):42-48.
  [8]杜林致.腐败文
[1][2][3][4][5]